華人創業經驗談–葉宏志先生專訪

人氣 32
標籤:

【大紀元5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陳梅、凱迪休斯頓報導】

(編者按) 從本期開始,休斯頓大紀元週末版將開闢華人創業經驗談系列,通過深入採訪休士頓地區不同行業的企業家,瞭解他們的創業經歷,成功經驗,經營理念,以及對社區的回饋等。希望他們的奮鬥經歷、經驗能對讀者朋友,特別是希望在美國獨立創業的人士有所幫助。
============
  新任僑務委員葉宏志先生是休士頓僑社知名人士,也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他80年代初從台灣來到美國留學,後來獨自創業,從汽車零件進口開始、逐步擴展到銀行業、旅館業和房地產業,成為休斯頓華人社區的佼佼者之一。在採訪中,他坦誠地談出自己白手起家的過程。
  
  (一) 初到美國
  1982年,作為一名普通的台灣留學生,葉宏志來到美國的石油之都休斯頓學習石油勘探。經過一年半的時間,他在休斯頓大學拿到了碩士學位,卻因為石油危機的影響,最終才在達拉斯一家石油勘探公司找到一份工程師的職位。工作5年後,因為公司合併又遷回休斯頓。雖然石油公司的待遇非常好,他也看到作為技術人員,職位再陞遷也有一定限度,特別是作為少數族裔就更不易。於是又工作兩年後,他終於決定要自己出來創業。

  在公司工作的同時,他已經開始參與到亞裔青商會當中。這是一個為40歲以下的青壯年為會員的組織,在亞洲非常龐大,在美國也有很大的組織架構。其宗旨主要是訓練會員的經營能力。葉宏志在亞裔青商會也做過第六屆會長,為未來在商界拓展打下基礎。

  (二) 獨立創業
  最初葉宏志是從事日本車引擎的進口生意。談到選擇這一行業原因,葉先生說當初是看好這一行業的發展前景。大概1978年日本車進入美國,10年後,日本車已經越來越被美國人所接受,保守的德州人也開始購買日本車。當時他通過市場調研,並參考有關統計資料,看到這是一個很有潛力的行業,同時也恰好與日本的供應商搭上線。「天時、地利、人和」具備,於是他在休士頓開設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生意一路順風,不斷擴張。不久,他在聖安東尼奧,亞特蘭大、危地馬拉都開設了分公司。幾年之後,他的生意已經達到一定規模。這時他又預測到汽車零件市場不久就會趨於飽和,因此他果斷決定要縮小經營規模,把部份生意開始賣掉,而轉向到不動產和銀行業。

  (三)涉足銀行業與不動產業
  銀行是屬於服務業,92年在休斯頓只有三家華資銀行,即亞美、首都、和德州第一銀行。當時葉宏志認為,華人移民到美國將會越來越多,因此這一行業會很有潛力。最開始他參股亞美,後來亞美被轉賣出去,又恰逢中央銀行要在休士頓開設分行(總部在達拉斯),需要投資和管理人員。因為朋友的關係,葉宏志於是決定加盟中央銀行。目前中央銀行已在休士頓開設了三家分行,葉先生擔任銀行副董事長。

  銀行主要是人的事業。葉宏志認為,在美國只要規規矩矩按照行業的規矩做,銀行應是只賺不賠的。如果銀行虧掉,那通常是因為「人謀不臧」,也就是裡面的人員相處不好,或者是有人在做一些非法的事。否則,在美國嚴格的政府監督體制下,只要該地區經濟發展,人口持續增加,銀行都是會很有活力的。

  隨著休士頓地區的持續發展,葉先生的事業從銀行又延伸到不動產方面,包括房地產開發,購物中心和住宅區等。受家庭的影響,他對旅館經營十分瞭解,因此他利用手中一塊地理位置優越的土地興建了Best Western旅館,親自經營。

(四) 經驗談

  談到葉先生多年的商場經驗,他有幾點心得與讀者分享﹕
  1. 對新移民的建議﹕初到美國,不建議馬上開始創業。通常要有1-2年是語言訓練期,再有2-3年是適應美國生活,瞭解美國社會,包括政治、社會、人文等,為以後創業打好基礎。之後,再開始選擇要從事的行業。比如,你有某一方面的特殊技能,用1-2年來充實自己,再來選擇自己要從事的行業,研究瞭解,然後再籌措資金。經過這三個階段,人就會比較成熟,可以開始創業了。

  2. 選擇行業﹕要看行業的前瞻性和永續性,做好市場調查。產業是否有很好的前途﹔以後市場佔有率會有多大﹔有多少利潤﹔自己的管理能力有沒有準備好。要做成功的創業人,就必須注意這一點。

  3. 管理方面﹕主要是人的問題和溝通問題。怎麼找到對的人,找到好的人,以及和社區的關係,都是很關鍵的。就是唯才是用,唯人是用,把人放在正確的位置上,基本在找人上下功夫,考查他的推薦函(reference),應該是不太難的。另外,有人說,30歲以前,是靠努力工作賺錢﹔30-50歲,靠你累積的智慧,用你的經驗和知識賺錢﹔50歲以後,靠你的人脈(connection)來賺錢。這話很有道理。

  4. 打入主流﹕因為華裔移民畢竟是少數,95%的美國人是大市場,要把眼光放到美國人的市場上,努力打入主流社會。要利用和發揮自己的特長。曾在創業前就加入了亞裔青商會,擔任過會長,這也是一個與主流社會有很密切聯繫的團體。銀行方面,跟美國SBC密切聯絡﹔社區服務方面,曾在反犯罪委員會服務過﹔而跟本地國會議員等的聯繫和支持更是不可或缺。

  (五)成功與痛苦﹕
  談到成功與痛苦,葉宏志認為自己感覺沒有最成功的時候,還是在努力和學習當中。成功的人有很多,他自認為不算是最成功的。而最不如意的時候,是面臨轉折的時候。當時,他經營汽車零件進口,貨櫃常常進來,瓜地馬拉和中美洲都有。到1994年,這一行業將要到達頂點,就是沒有辦法再突破,他決定把生意逐漸賣掉,最後只保留休斯頓的部份。他認為做事業的人,要看到這個市場的前端,要馬上做決定,否則很快會被拖垮。

  另外,他認為一個人的成功,要跟時間配合的上﹔如果配合不上,無論有多大的能力,也沒有辦法成功。正所謂英雄不會造時勢,但時勢卻會造英雄。

  比如1985年石油危機,泡沫經濟垮掉,影響到當時100多家Saving A Loan全部倒掉。1990年很多的不動產被政府沒收了,然後以很低價格拍賣出來。當時買的人都賺錢了,現在的市價更是達到當初的10倍以上。休斯頓經過這次教訓,也認識到不能仰賴石油,因此才有了醫藥、高科技、電腦等不同領域,鼓勵從偏重石油業轉為多元化。這樣,這個城市的經濟才比較穩定,比較健康。

  (六)參與社區
  葉先生在社區有不少的頭銜,目前他是國民黨美南地區的委員,也是僑務委員,為黨為國都在出力。不過他認為投身社區的活動也是身不由己的。辦活動,需要時間、精力和金錢各種投入,實在不容易。但他認為無論如何,出來做事情的人一定要秉著公平之心,不是為了出名,而是為了對得起自己良心,才來做事情。

  (七)家庭支持
  葉先生有個幸福的家庭。他的兒子以前在高中、大學都很優秀,媒體都有很多報導。目前已從哈佛畢業,正在伯克利念博士,主攻經濟﹔他的女兒,今年夏天也將碩士畢業,已找到工作將在紐約上班。葉太太對先生的事業一向非常支持,照顧孩子,幫忙打理旅館事務。用葉先生的話說﹕「她非常支持我,我才能夠有今天。」

葉宏志(左二)及家人與現任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右二)合影。(葉宏志提供圖片@)

@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海嘯無情 人間有愛
國民黨十七屆黨代表選舉
國民黨休斯頓分部黨員大會改選
在“故事公司”錄音華人創業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