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盜版率連四年43% 累積損失170億元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5月2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二十三日電)台灣商業軟體聯盟(BSA)今天公佈2005年全球軟體盜版率調查報告,其中台灣的軟體盜版率連續第四年維持在43%,次於排名第一的日本 (28%)與新加坡 (40%),四年來台灣因盜版所造成的經濟損失達新台幣170億元,若以上市公司資格資本額3億元計算,相當於56家上市公司資本額。

不過中國大陸盜版率則自90%下降4個百分點,2005年盜版率為86%。遠高於亞太區軟體盜版率的54%、平均全球軟體盜版率的35%。台灣的盜版率43%在亞洲區排名第三,次於日本、新加坡,全球排名第24。

報告顯示,盜版率低的國家往往會有盜版最大百分比的降幅,德國 (自29%下降至27%,降幅6.8%)、芬蘭(自29%下降至26%,降幅10%)、新加坡 (自42%下降至40%,降幅4.76%)等;同時,盜版率高的國家往往會有最大的絕對降幅:中國大陸與俄羅斯各下降了四個百分點,而烏克蘭則下降了六個百分點。

台灣商業軟體聯盟指出,台灣軟體盜版率已經是第四年維持在43%,因盜版造成的經濟損失則自2004年的1.6億美元下降至1.1億美元,由於盜版將造成工作機會減少、經濟成長衰退及稅收減低等社會損失。而2005年整體亞太地區平均盜版率提升一個百分點至54%,整體經濟損失則攀升至80.5億美元 (約新台幣2656億元)。

商軟聯盟表示,降低軟體盜版率能帶來龐大新就業機會、商機、營收與經濟成長,然而,有鑒於台灣已連續四年未降低盜版率,建議政府應以身作則,由中央自地方政府落實使用合法軟體並推廣ISO 19770新的軟體資產管理標準。此外,因政府多年來大力宣導與取締,實體市場盜版問題已有明顯改善。

商軟聯盟指出,2005年全球軟體盜版率與去年持平為35%,但經濟損失增加近16億美元,達342億美元,事實上,全球因盜版造成經濟損失的成長,純粹是軟體市場成長所致,軟體市場成長7%,但是盜版所造成的損失只增加5%。此外,分析發現,今年研究所涵蓋的97國家中,逾半數 (51國)的盜版在2004年到2005 年之間都下降,只有20國的盜版增加,台灣第四年維持在43%,顯見台灣仍有相當的進步空間。  

不過,隨著寬頻網路普及,透過網路非法傳輸軟體與販賣盜版軟體成為新趨勢。建議政府除了充實網路犯罪調查和追訴能量,同時應參考其他先進國家,盡快訂定電腦網路服務提供業者(ISP)權利與義務規範,除了可以迅速中止網路上發現侵權行為,ISP業者也無須因移除被檢舉內容或終止用戶網路連線而需負擔相關責任,進而保護智慧財產與減少軟體盜版。

盜版的趨勢,報告中指出,多數的消費者與小型企業皆透過網際網路與P2P系統進行網路盜版,IDC預測,2005年底前全球網際網路用戶的數量超過10億,而至2009年底,全球將有超過2.7億個家庭會使用寬頻,各項軟體、程式將迅速被下載及複製,盜版的速度將無法想像。

相關新聞
布什在匯率和盜版問題上向胡施壓
日期待台灣降低較高關稅並加強取締仿冒
中國偽書市場猖獗  假作者還辦簽名會
中國旅遊局:赴歐遊客勿穿著假名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