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欲強拆漁具 農民求生存上訪請願

標籤:

【大紀元5月23日訊】徐家河水庫是湖北省第三大水庫,水面達7000公頃。該水庫位於湖北省廣水市長嶺鎮,在沿河兩岸居住著數千人口。2006年5月22上午,一百多名徐家河庫區農民代表來到隨州市政府門前上訪請願(廣水市由隨州市代管)。

這次徐家河庫區農民上訪請願源於廣水市一委五局的一份聯合通告。2006年5月17日,廣水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辦公室、廣水市公安局、廣水市水產局、廣水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廣水市交通局聯合發出《關於整治徐家河庫區航運秩序規範漁政管理的通告》。這個通告的第二條規定,「凡在主航道上設置的礙航漁具(攔網、網箱)必須立即無條件拆除。2006年5月23日前,沒有自行拆除的礙航漁具,將強行拆除。」該通告還規定,「嚴禁在主航道上設置攔網、擺放網箱」,「嚴禁非法養殖」。

通告


對於這份5‧17通告,庫區農民感到強烈不滿。他們認為,僅僅在不久前,廣水市政府還在召開的四級幹部大會上及廣水市水產局在2006年2月28日發出的致廣大養殖戶的公開信中,鼓勵農民大力發展水產養殖業,並未提到航道問題。在政府的號召下,庫區農民積極開展了水產養殖,可現在政府出爾反爾,以阻礙航道為由,欲將農民花巨資投放的漁具強行、無條件地拆除。這些養殖設施,許多農民的投資在二、三萬元,甚至更高,現在政府只講拆除不講賠償,勢必造成農民經濟上蒙受巨大損失。這次到隨州市政府上訪的庫區農民代表向政府遞交了一封聯名《申訴書》,他們在《申訴書》中寫道,政府計劃採取的強制行動,將使「我們前期投入的幾百萬元現金血本無歸,大多數人都是借貸投資,他們將面臨衣食無著,傾家蕩產,舉債度日,這樣本已很貧窮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這次廣水市政府及相關部門欲拆除漁具的理由主要有兩個,一是這些漁具阻礙船舶航行,二是農民無證養殖。庫區農民對這兩個理由提出了質疑,他們說,「在與我們緊鄰的左右河流及上下游部份,都在攔網養魚」。「有的沒有養殖證,為甚麼還照養不誤?」。對於廣水市水產部門在同一區域有選擇地進行取締,為取締而取締,庫區農民問道:「難道就我們影響了航運安全?」

在《申訴書》中,上訪農民指出了廣水市政府及水產部門這次行動的真正目的。廣水市水產部門下屬有一個機構叫「銀龍集團」,該集團現正與外地人「勾結」欲將徐家河水庫承包出去,從而「大發橫材」。正是為了達到將水庫承包出去的目的,廣水市政府最近才對庫區農民開展漁業養殖大加干涉,才「置庫區農民的生死與不顧」,才必欲將庫區農民從庫區水域趕走。

簽名信


這於廣水市政府這次欲採取的強制行動,我們認為政府應慎重,應對此事進行充分論證,如果真的是為了航運安全,要論證清楚是否必須應將農民的這些養殖設施拆除?庫區農民水多田少,人均不足三分地,水產養殖可是他們賴以生存的基礎。如果必須要拆,就應該給予養殖戶充分的補償。庫區農民與政府的矛盾才剛剛開始,在此我們呼籲包括廣水市政府在內的各級政府本著尊重人權的原則,切實保障庫區農民的切身利益和基本生存權,妥善解決這一問題,不要讓問題和矛盾擴大、激化。

——轉自《民生觀察》

(稿件與圖片均由《民生觀察》劉飛躍提供)

2006-5-23(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七百多名退伍軍人上訪北京 現場戒嚴
湖南省湘鄉市「奇聞」,一個農民企業家的遭遇 (之二)
淹田賠款被私吞 失地農民訴無門
解高智晟現象之謎  剖中共內部矛盾之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