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節目】生命的禮物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5月28日訊】(新唐人電視採訪報導)最近曝光的中國大陸活摘法輪功學員器官牟利的黑幕使普通的民眾無比震惊。在震惊之余,人們對中國醫學界醫療倫理的淪喪,醫療系統的黑暗和混亂以及執政當局的殘酷和黑社會化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另一方面,在一個正常的社會里,涉及到人的生命和基本權利的器官移植手術到底是如何被操作的?這可能也是很多觀眾想知道的。在今天的節目中,我們就帶大家到加拿大的一些醫院去看一看。記者首先訪問的是多倫多圣.邁克爾醫院腎移植中心主任,多倫多大學醫學院副教授 Zaltzman醫生。

Zaltzman醫生:今年是腎移植成功的第五十二年,第一次成功是在1952年,同時在兩對雙胞胎之間進行的,一對在法國,一對在波士頓。雙胞胎之間不存在免疫排斥反應,因此不需要抗排斥治療。

排斥反應是器官移植的最大障礙,因為無法解決异體之間強烈的免疫排斥反應,最初几年器官移植的發展一直很慢。直到70年代強免疫抑制劑的問世解決了這個難題。

Zaltzman醫生: 腎移植的成活率很不錯。如果是腦死亡供體成活率是90%,如果是活體供體則可達到95%。

Zaltzman醫生:五年成活率是根据供體而有所不同,活體和腦死亡分別是85%和75%。

器官移植是醫學界二十世紀的重大的突破之一,它給瀕臨死亡的病人和痛苦的家庭帶來了新的希望.盡管如此,由於受現階段醫學發展的限制,器官移植又是一個非常矛盾的過程,因為移植的器官要從另外一個人體中獲得.這意味著捐贈者要在自己意識清晰的條件下,同意貢獻出自己身體器官的一部分或全部給別人.這真是一個不小的決定。 尤其對於我們受儒家思想熏陶的中國人更是如此.那麼在加拿大,如此性命悠關的事情是怎樣運作的呢?

安大略省的器官移植是一個叫“延齡草 生命的禮物”的一個組織管理的,為什麼叫這個名字,是怎樣運作的,我們請這個組織的總裁Frank Markel博士為我們介紹:

Dr. Frank Markel:當一個人把自己的器官捐獻給另一個迫切需要的人時,那這位捐獻人确實是把生命的禮物贈給了別人。器官捐獻挽救別人的生命,所以我們的組織叫做生命的禮物。延齡草是安大略省的省花,表示整個安大略的這方面工作都由我們負責.

延齡草這种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命力極強,在安大略到處可見,從1937年就被确定為安大略省花.延齡草這個名字用在這里卻又非常貼切。因為器官移植真正延長了人的年齡.

Dr .Frank Markel:我們的工作分兩部分:第一是有關器官移植的公益教育,希望看你們節目的觀眾都能夠體會這种生命禮物的珍貴,并能夠簽名成為志愿者,并跟家人溝通。第二部分是管理安省器官捐獻系統。這包括管理安省的移植病人等待名冊,當有人捐獻器官時,我們安排醫生去摘取,工作人員按照程序确定誰該接受這個捐獻,并安排將器官送到做移植手術的醫院。

Zaltzman醫生:安大略省的器官供體主要是活體,占60%左右,發生在親人朋友之間。

局限在親人之間的捐贈常常有很多現實的困難,加拿大器官移植技術已經很成熟,最大的問題是供體,器官移植是近20年發展起來的技術,人們認識時間還很短,從認識到接受到真正簽名成為志愿捐贈者也還需要有時間和足夠的公益教育,因此第二類供體相對很少。

Zaltzman醫生:因此患者通常都需要等候很長時間,在安省是7-10年。

器官移植除了政府的政策管理,醫生具體實施,民間組織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加拿大腎臟協會是一個這樣的組織.

4月27日晚,多倫多市中心Sheraton酒店,這里正在舉行加拿大腎臟協會安大略中區分會年度春季籌款晚宴。加拿大腎臟協會是1964年由Tarder 家庭在蒙特利爾創立的,42年前年輕的工程師Morty Tarder在得腎病僅几個月后死於腎衰竭,他的家人發誓要創辦一個民間組織,籌款支助腎病及其治療方法的研究.

這是這個慈善組織最大的年度籌款活動之一,去年籌得善款30多万加元,几乎占年收入的1/8。而組織所有的支出都是來自民間包括企業和個人捐贈,拿工資的員工只有16人,其余大量的社會工作都是由志愿者完成的.這位是安省分會主任Maryann Kerr.

Maryann Kerr: 腎臟協會的宗旨是保護腎臟健康,提高腎病患者的生活質量,主要工作是籌款資助腎病病因和治療方面的研究,另一方面是直接的對病人提供幫助,提供咨詢,進行腎健康教育,和組織病友及家屬互助會,使得新近診斷的腎病患者有机會同有經驗的患者和他們的家庭進行交流。

Rosemarie Hibbert: 整件事情對我來說太難了,我一直拒絕承認自己的病情,直到1997年醫生告訴我必須要開始做透析治療。

病友及家屬互助會确實幫助很多新的患病的患者和家屬度過了最初痛苦的适應過程,并消除了親友器官捐贈者的懮慮.然后他們當中的很多人又成為了協會的志愿者,象當初別人幫助自己一樣幫助別人.

Lisa Huhn: 我已經為腎臟協會做志愿者很長時間了,從97年我做了腎移植手術后就參与了,參加的項目是病友及家屬互助會。

由於器官移植而開始了新的生活的Lisa Huhn 和Rosemarie Hibbert 都是這樣,連Lisa的父母和鄰居也成為了志愿者.

Josie Huhn(Lisa 母親): 她跟別人談她自己的故事,鼓勵別人,會好的,別放棄,別沮喪,那太重要了。

Hal Huhn: 我剛剛還問過,我可以把我的器官捐獻給任何人。

Maryann Kerr:有各行各業的人都有我們的志愿者,醫生,腎病學家,病人,家屬等等,也有很多人跟腎病沒有任何關聯的人也成為志愿者。

Maryann說, 他們的志愿者達到數以千計,很多項目都是志愿者管理志愿者,連百忙的Zaltzman醫生都是其中之一,他們都為有机會幫助別人而感到滿足.

Heather Niels(Huhn家朋友): 我有健康的身體,因此可以回饋社會,希望可以幫到他人。

民眾廣泛的認識及認同甚至參与對這樣的慈善組織是很重要的, 尤其是對器官捐獻這樣的問題。

Wendy kudeba(公關主任): 當談到器官捐獻問題的時候,我們發現人們還是很樂於接受的,只是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人會思考這樣的問題,沒人愿意考慮或与家人討論死亡,只有在人自己面臨移植的需要時才會思考。

Wendy kudeba:對於志愿捐獻人來說,最重要的因素不僅僅是大家想要怎麼做,而是要真正跟家人討論。很多人不會意識到那是要取決於家人來做出這個決定。因此即使您簽了器官捐獻卡,表達了您的愿望,當那個時刻真正到來的時候,是您的家人做出決定。因此,在這件事情上不能保密,我們希望自愿捐獻人能跟家人坐在一起,真正討論這個決定,這一步是最重要的。

由於有Leon加盟,使得協會的工作更為華人認同,同時華人也得到更好的幫助.

Leon:我們是想把關於腎臟健康的信息用中文傳給中國人社區.

Janet Bick是協會中政府及專業人士聯絡人,她的角色向政府提供相關信息,促請政府關注腎臟健康和腎病患者的需求,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協會還鼓勵志愿者,患者及親友找到選區的議員,用親身的經歷告訴這些政策制定者他們的經歷和處境.

Janet:病人和他們家屬的親身經歷常常是最打動人的.這也是另外一种促請政府關注的辦法,使得他們能夠制定相關政策,幫助解決實際的問題.

省議員Frank Klees提出的”器官組織捐獻義務宣言條例”個人議案就是一個很有代表性的例子.

省議會大廳:2006年4月2日,安省議會大廳, ”器官組織捐獻義務宣言條例”議案進入第二次听證.

Frank Klees:“議案一旦成為法律,意味著未來安省內所有年滿16歲居民和公民在申請或延期健康卡和駕駛執照都要填一張表格,回答器官捐獻這個問題。大家有3個選擇,愿意,不愿意,和尚未決定。”

Frank Klees是上界保守党政府的交通部長,他的選民告訴他自己的故事,那些長長而焦急的等候,這些促使Frank開始研究這一問題,最終作出這個決定,

Frank Klees:這個議案如果實施的話,可以大大增加器官捐贈的自愿者人群,同時增加實際捐贈者人群,縮短等待時間,為那些在死亡中掙扎的病人多一點希望。

Frank Klees:器官移植的問題是關乎生死的問題,同時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個體和具有感情色彩的選擇,有很多文化宗教和情感因素在這個選擇的背后,政府不會強迫任何人成為捐贈者,只是想通過政府的方式給人机會,

Frank Markel:由政府來管理器官移植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在安省買賣器官是違法的,公眾愿意去捐獻器官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們相信這個管理系統的公正.

看到這里大家可能都對加拿大尤其是安大略省的器官移植管理有一個比較清楚的了解了.其實在一個正常的社會里,人和人的關系是關愛和諧的,每個人都得到尊重和幫助,這表現在某個個體遭到不幸時,整個社會從政府到民間有一個完善的机制保障這個個體得到經濟上的幫助和情感的關愛.相比之下,發生在中國大陸的活摘法輪功學員器官的事情對西方社會的民眾來說可能是匪夷所思,當我們向Frank 提起這件事情的時候,他是這樣說的。

Frank Klees: 我認為器官捐獻是生命的禮物,永遠只能是一個生命能夠給与另一個生命最珍貴的禮物。“收割”這個詞,完全褻瀆了生命的禮物高貴的內涵,我認為非常羞辱人,听起來很難受。這個詞永遠都不應該用在跟“器官捐獻”有關的任何上下文中,不論是在加拿大,還是在世界的任何地方。如果您告訴我的事情是真的話,不論是在中國或是在任何其它國家,我認為那是極端可恥,極端不人道的,是對個體人權自由的極度踐踏,應該遭到國際社會的譴責。我認為加拿大人不應該去接受這樣的器官移植。我很難想像,任何人,加拿大人或在這個星球這個地球上的任何人,知道器官是這樣來的會去接受這种手術,這太不人道了。

中國人講人命關天,西方人說在上帝面前我們是平等的。珍視生命不分國界,不分种族,也不隨時間的流逝而改變。當越來越多的人知道在中國大陸發生的暴行的時候,相信良知會覺醒,良知更會震怒。畢竟善惡終有報,珍惜別人就是珍惜自己。感謝您的收看,我們下次再見。(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組圖2:香港慶祝法輪大法日
組圖3:香港慶祝法輪大法日
組圖:香港演示活摘器官  市民遊客圍觀
組圖1:英國慶祝法輪大法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