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打孔盜油嚴重 竟出現海底盜油案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5月9日綜合報導】2006年3月中旬,山東省勝利油田的海底輸油管道被盜油者非法打孔盜油,盜走原油數十噸,原油同時大量洩漏,造成附近海域嚴重污染。這起首例海底盜油案件引起了公安部門的高度重視。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七處副處長董訓3月16日說:「盜油分子已經把犯罪“業務”發展到海上了。」原來是公安部剛得到消息說,勝利油田的海底輸油管道被盜油者非法打孔,原油洩漏造成附近海域嚴重污染。

「這是首例海底盜油案件,性質極其惡劣。一旦發生大範圍洩漏,後果不堪設想。」董訓壓制不住憤怒和擔憂,「詳細情況還不清楚,不過我們會迅速採取措施,會同有關部門認真查辦,堅決打擊。」

案發後,山東省濱海公安局迅速成立專案小組展開調查。經偵查,當地公安部門發現該案為集團作案,集團主犯極有可能潛逃到天津。23日,濱海公安局專案小組趕到天津市。兩地警方努力工作,這個案件的主犯被抓獲歸案。

另據有關知情人士透露,正因為漏油污染海域才引起有關方面的重視。這位知情人說: 「前些天煙臺的環保部門找到勝利石油管理局了,我們這裏洩漏的原油污染了渤海。人家找上門來了勝利油田才知道,是渤海鑽井公司海上平臺的輸油管道被人鑽孔盜油所致!」而地點就是位於勝利油田仙河鎮的海興村附近。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油吃油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油吃油」,在國內各大油田附近生活的居民中間廣為流傳,「靠油吃油」也儼然成為了油田附近一些人的生活方式,這些人被稱為「油耗子」。陝北是中國最早發現石油的地方,石油儲量豐富,主要分佈在榆林、延安兩市所轄地區。目前這裏集中了長慶油田和延長油田兩家大型油田。據當地人透露,這些地方的農民多數都靠偷油度日,只有少數人還在種田。

由於廣東等地常鬧油荒,有人將原油先販賣到山西、咸陽、鄭州等地,再以油罐車運往廣東,一般是以1500元/噸至2000元/噸的價格從收油點或小煉油廠收購,再以6000元/噸或更高的價格賣出。假如用8到10噸裝載量的油罐車,每車油賣出去淨賺3萬元。

村民偷油的主要對象是延長油田和長慶油田的散礦。偷油的村民一般是四五人組成一夥,結伴用蛇皮袋去「背油」。之所以說是「背油」是有原因的。由於油井每天的生產量有一定的誤差,看井農民一般會從儲油罐放油給村民。當地一口油井每天的生產量約為15噸,看井農民讓村民偷一袋油的提成是10元,遠高於看油工的月工資600元。

技術攀升打孔盜油 油耗子變成油碩鼠

進入新世紀,由昔日背油提升到專業打孔盜油,形勢尤為嚴峻:原來的「油耗子」變成了「油碩鼠」,昔日的「遊擊隊」 變成了「集團軍」,盜油方式越來越專業化、隱蔽化、高科技化。

中國石油管道分公司安全總監張俊義說:打孔盜油最早出現在90年代初期的河南濮陽油田,農民本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油田吃油」的念頭,「潛心」 鑽研打孔盜油的技術,並不斷將這項技術向其他地區輸出。目前打孔盜油的三個嚴重區是:河北黃驊,河南濮陽,甘肅慶陽。現在由於盜油分子的「技術外輸」,遼寧省的瀋陽、鐵嶺、撫順、錦州等東北管路沿線,新疆庫鄯等地的輸油管線都被打孔盜油。盜油分子的手段五花八門,而且十分隱蔽。 並且,「盜竊——運輸——銷售」這一流水化作業的盜油產業鏈正在逐步形成。

打一次孔到底會造成多大的損失,管道公司的人說,打孔盜油的損失,是很難以打孔的次數來計算的,因為有些盜油分子在一個孔上盜油多次,所以很難統計他們偷了多少油。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打孔盜油的間接損失更是無法估計,因打孔盜油而造成農民土地的污染、莊稼遭滅頂之災、管線周邊環境的污染等等都是相當嚴重的,如果因為打孔盜油而引起火災、爆炸等重大安全事故,那影響和損失更是無法估計。

國家每年損失高達數十億甚至上百億元人民幣

「油耗子」危害到底有多大?據瞭解,僅2005年一年,勝利油田因加強整頓,就挽回經濟損失 2400多萬元人民幣,避免損失原油10.66萬噸。據相關資料顯示,僅2005年,全國共破獲盜油案件4285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877人;查處涉油治安案件5224起、違法人員3753人,取締、關閉非法煉油廠點 1553個、非法採油井點234口,查扣盜運原油車輛1220台,收繳油品20000餘噸,為石油企業挽回經濟損失近10億元。

交警大隊副大隊長組成盜油集團

在河北滄州,警方曾破獲一起黑社會性質的盜油集團。當地警方介紹,自1998 年始,河北省滄縣交警大隊副大隊長韓洪潤及其弟韓洪生、韓洪義、韓洪軍糾集數十人,組成盜油集團,在滄縣東部的大港油田南部,採取在輸油管線上打孔盜油等方式,大肆盜竊原油1.6萬噸,價值2363.721萬元。

滄州警方2002年8月20日抓捕該團夥時,共抓獲韓氏集團涉案成員103人,繳獲獵槍和手槍3支、子彈2339發,查獲“賓士”、“凱迪拉克”、“奧迪A6”等各類高級轎車20餘輛,查獲油罐車等運輸車輛30餘部。

2002年9月15日至21日,警方在韓氏兄弟15處工廠、企業分別挖掘出14條用於盜竊原油的地下和地上輸油管線,管線均焊接在正在使用中的國家專用輸油管道上,日盜油量達數十噸。韓氏集團聚斂了大量非法財富之後,在社會上為所欲為、橫行霸道。

偷了被罰,罰了更加厲害地偷

山東東營市的一位知情者透露,在許多盜油案子中,一方面有些油田內部職工參與其中,另一方面,沒有嚴刑重法,部分派出所及治理部門的少數人員也存在著以罰代管,甚至有意鼓勵盜油。

正是由於這種治理方式的原因,造成了一段時間,盜油現象的惡性循環。「偷了被罰,罰了更加厲害地偷」,在利益鏈條上某些警務人員也成了重要的一環。

盜油犯罪滋生蔓延的原因

盜油現象禁止不了,根本原因是油價高、有市場;其次是地方保護主義。有分析人士認為:目前,油田的部分稅金繳到中央,地方政府雖有稅收,但與整個石油開採收入相比所占比例很小。目前地方稅收一噸原油為4到8元,和至少幾千元一噸的油價相比,地方政府認為懸殊太大。

由於地方領導認為沒有從油田的發展中得到足夠的利益,所以對盜油也就持縱容態度。「油田與地方如果不能達到利益的一致,那麼盜油現象肯定得不到很好的解決,單純依靠嚴刑重法,只是一個治標不治本的辦法。」山東省東營市公安局政委周海林如是說,在周看來,只有油田與地方領導都認識到雙方的利益是一致的,油田與地方的平安和發展就都可以做到了,而盜油現象自然也就少了。「靠油吃油」已經成為油田地區居民的謀生手段。專家認為,要想解決盜油現象,關鍵處要處理好中央、地方、油田三者之間的利益分配問題。@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3月曾被罰款 山東華豐煤礦透水事故8人被困
房價持續下跌 張家口六萬元可買兩室一廳
六四35周年前 香港《時代論壇》頭版開天窗
跑路前割韭菜?北京卡莫瑜伽連鎖店突宣布關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