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國親台府前嗆扁 散與不散兩派激辯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6月1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方旭台北十日電)國親今天再度發起嗆扁活動,截至目前仍有零星民眾在現場不肯散去。事實上,活動究竟應如期解散,或是堅持府前抗爭,親民黨內兩派意見一度在現場激辯,最後黨主席宋楚瑜拍板,將等立法院下週處理罷免案結果先出爐,如果罷免案未能順利處理,橘營將重回府前抗爭,不惜抗爭到底。

親民黨在凱達格蘭大道舉辦的集會,預計下午五時結束,有關單位核定至遲晚間八時必須全部結束。由於先前已陸續傳出親民黨活動結束不解散的消息,因此警方格外戒備。截至目前,仍有民眾在現場不肯散去。

國親十日再度發起嗆扁活動,晚間在申請活動時間結束時部份群眾仍不肯離去,警方派出女警展開柔性勸離。//中央社

親民黨立法院黨團中午開會決定,若參與罷免總統集會的民眾主張持續抗爭,不願解散,原則上積極勸導;若勸導無效,會以民意為重,「一切視狀況而定」。

這股僵持的氣氛,持續到集會開始後,包括黨籍立委劉文雄等人堅持,在野黨必須展現強硬態度,以及義無反顧,力推罷免案到底的立場,既然要發動抗爭,就不能半途而廢。

黨內幕僚主張,國親既然推動罷免案,當然要讓罷免案走完程序,並且罷免是憲政制度,也是體制內的手段,親民黨的抗爭當然在現階段還是應維持體制內的方式,以集結民意為主軸。結果兩派意見僵持不下,當場在抗爭集會的後台槓了起來。

宋楚瑜最後拍板,接受鴿派意見,先等罷免案的處理有結果再說。此舉讓鷹派頗為不滿,認為一舉喪失先機,也導致仍有不少民眾在集會後不願散去,留在原地靜坐。

民氣可用固然是親民黨發動群眾運動的基本考量,也可使面臨邊緣化命運的黨重回議題浪頭;但民氣易放難收,必須付出相當的社會成本,親民黨內鴿派與鷹派的爭執,也凸顯黨內路線的歧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