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糟糕的25個科技產品(1)

人氣 34

【大紀元6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景和編譯)科技產品本來是要改善人們的生活與工作,可是有些差勁的科技產品就像一場惡夢,令人畢生難忘。《個人電腦世界》就評選出自1982年創刊以來上市的25件最糟糕的技術產品,其涵蓋範圍包括︰無法順利運行的電腦作業系統、應該扣留在倉庫的硬體、竊取個人資料轉手營利的應用系統,以及閉門造車、效能差勁、製造麻煩、帶來不快樂的不良產品。其中不乏著名的大公司、大力宣傳的知名產品,如美國線上(AOL)、RealPlayer 、IE6等。

以下逐一介紹這25個最糟糕的科技產品。

美國線上名列25個最糟糕的科技產品之首。

1. 美國線上 ( 1989-2006年 )

自從美國線上(AOL)在 1989 年推出後,用戶一直在忍受著各種困擾,如軟體不良、撥接不易、促銷過貪婪、垃圾廣告擾人、帳單計費有爭議、客服欠佳等等。最過份的是,收費比同業還貴。這個世界最大的互聯網服務提供商(ISP),名列25個最糟糕的科技產品之首。

AOL在90年代中,採用地毯式轟炸的的強勢行銷,使訂戶數目高達3,400萬。不過,用戶一旦使用了AOL的服務,想擺脫它也很困難。美國已有多個州針對AOL服務提起訴訟,稱用戶要求取消服務之後,AOL仍在繼續收費。2005年8月,AOL終於向紐約州支付了125萬美元的罰款,並承諾修改用戶退訂政策,但是效力範圍只涵蓋紐約州而已。

2. RealNetworks公司的RealPlayer軟體 (1999年)

雖然RealPlayer這款免費的影音播放軟體性能不錯,但是它會夾帶一些沒有用的附件和突然彈出的廣告。而且它常常要求用戶不斷下載更新的版本,來配合它內部常常修改的格式定義。

不過,1999年推出RealJukeBox 後,電腦安全專家發現,這款新軟體會暗中對每個用戶自動賦予一個唯一的身分識別碼,並跟蹤用戶的播放媒體檔案的習慣。RealPlayer G2也有這個陋習。在引發客戶一連串的控告案件後,RealNetworks公司才釋出修正程式作為補救。不過它在RealDownload的下載管理軟體又重施故計。

平心而論,我們還是要感謝RealNetworks公司的RealPlayer,它一直與微軟Media Player大打擂台,讓大家多一種選擇,而且它還是一個免費的軟體。

3. Syncronys公司的SoftRAM軟體 (1995年)

Syncronys公司在1995年推出了「記憶體(內存)倍增」的軟體SoftRAM。但實際上,它僅僅更改了視窗作業系統的配置,以增加硬碟中緩衝記憶體空間。一個略懂視窗的用戶就可以在一分鐘之內輕鬆搞定SoftRAM的這個操作,而不必借助其它任何軟體。

當時的記憶體價格高,每1 MB售價30到50美元,而SoftRAM軟體也賣到30美元,結果有70萬名用戶上當。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最終裁定Syncrony公司發布虛假信息、誤導消費者,同時迫使SoftRAM下市。Syncronys公司於1999年宣告破產。

4. 微軟的Windows Me操作系統 (2000年)

「Windows Millennium」簡稱作Windows Me,可能是微軟歷年來推出的視窗作業系統中最差的一個。它在2000年上市後不久,用戶就抱怨在安裝和作業執行時經常出現問題。

不過「Windows Me」特有的「系統還原」功能,隨後應用在Windows XP 版本中。只是 Windows Me在還原系統的同時,也將用戶不想要的軟體,比如病毒一併給還原了。

索尼BMG 音樂光碟讓個人電腦成為駭客襲擊的目標。


5 . 索尼BMG公司的音樂光碟 ( 2005年)

當個人電腦播放音樂光碟時,就有可能成為駭客襲擊的目標,這就是索尼BMG 音樂光碟的一大功能。2005年,有安全廠商發現索尼BMG光碟隱藏一個極大的安全漏洞,它會讓自已所在的目錄變成隱藏檔。也就是說駭客可以藉此特性來隱藏自己,暗中監視、攔截、紀錄客戶的銀行帳號。一張光碟竟然變成了木馬程式的遊樂園了。索尼BMG隨後推出光碟的修正程式,絕果愈補愈糟,索尼BMG公司被判要賠款、回收,並支付訴訟賠償。

(未完待續)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芝加哥生物科技展介紹環保的生化消費品
戰略物資技術 美嚴禁輸中
留住記憶  轉錄VHS影片成DVD
如何清理瀏覽網站的痕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