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糟糕的25個科技產品(2)

人氣 31
標籤:

【大紀元6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景和編譯)科技產品本來是要改善人們的生活與工作,可是有些差勁的科技產品就像一場惡夢,令人畢生難忘。《個人電腦世界》就評選出自1982年創刊以來上市的25件最糟糕的技術產品,其涵蓋範圍包括︰無法順利運行的電腦作業系統、應該扣留在倉庫的硬體、竊取個人資料轉手營利的應用系統,以及閉門造車、效能差勁、製造麻煩、帶來不快樂的不良產品。其中不乏著名的大公司、大力宣傳的知名產品,如美國線上(AOL)、RealPlayer 、IE6等。

以下逐一介紹這25個最糟糕的科技產品。

6. 迪斯尼《獅子王》遊戲光碟 (1994年)

迪斯尼《獅子王》遊戲光碟被稱為成百上千萬孩子的「聖誕殺手」。本來它是要給成千上萬的孩童在聖誕節時的禮物。不過,這張遊戲光碟,需要微軟當時最新的WinG圖形引擎,用戶也必須修改電腦顯示卡驅動程式的設定值,才能正常使用。聖誕節一大早當家長們為孩子們安裝《獅子王》遊戲光碟時,所有的電腦都無一例外出現當機。

不過,WinG的失敗倒也造就出後來功能更強大的DirectX的推出。

7. 微軟公司的Bob小幫手 (1995年)

微軟公司本來希望利用Bob小幫手來改善Windows 3.1各個程式管理的界面。它是以一間客廳為背景,客廳到處有可以點擊的小圖示,代表不同的疑問;它也會彈出卡通貓、卡通鼠來帶路。

這個構想基本上是沒有問題,但還沒有等到Bob真正流行,新推出的Windows 95就把它給淘汰掉了。客觀來看,Bob並非惡評如潮,但它的消失也沒有引來多少人的惋惜和懷念,因為它解決的問題還沒有帶來的問題多。

8. 微軟公司的瀏覽器Internet Explorer 6 (2001年)

微軟公司的Internet Explorer 6(IE6)功能繁多、容易使用、用戶也多,也吸引著各方的駭客來進攻它。結果在2004年6月,美國電腦危機處理小組(CERT)建議用戶不要使用IE瀏覽器。因為它在上網時如果連結失敗,就會感染上Scob 病毒或間諜軟體Download.Ject keylogger,讓個人的密碼、財務資訊都會輕易被盜。

不客氣地講,微軟IE 6瀏覽器也許是地球上最不安全的產品。

9. Pressplay和MusicNet (2002年)

數位音樂太新奇了,讓傳統的唱片公司不知所措。在2002年就有兩家線上公司,想讓客戶有合法擁有數為音樂檔,可惜事與願違︰

先是PressPlay公司每月向用戶收取15美元的費用,隨後允許用戶收聽500首低質量的音頻流,下載50首音軌,並將10首音軌燒錄成CD。不過,事實上有很多歌曲都無法下載,而且用戶無法燒錄來自於同一個歌手的兩首以上歌曲。

另一家MusicNet公司,下載的歌曲有30天的限制,而且不能把這些歌曲轉存到任何可攜式的音樂設備。

結果網上非法下載的紛爭層出不窮。一直到蘋果公司和它的 iTunes Music的服務出現,向傳統的唱片業者展示了一次該如何經營數位音樂的生意。

10. Ashton-Tate公司的dBASE IV軟體 (1988年)

dBASE曾經是數據庫的代名詞,上世紀80年代末,Ashton-Tate公司擁有近70%的市場佔有率。但dBASE IV改變了一切,這款售價795美元的產品對於Ashton-Tate公司而言簡直是一場災難︰速度慢、漏洞多。dBASE IV發佈一年之後,Ashton-Tate公司的市場佔有率降至40%左右。

1991 年7月Ashton-Tate公司被Borland 公司所併購,1999年再轉售給新公司dataBased Intelligence。

(未完待續)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2005年高科技產業的贏家和輸家
PCWorld 評選2006年科技創新獎(上)
PCWorld 評選2006年科技創新獎(下)
燒錄光碟壽命短 長久保存資料用磁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