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回教青年將在丹麥集會討論認同問題

標籤: ,

【大紀元6月1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琳紐約十五日專電)九一一恐怖份子攻擊美國、倫敦地鐵爆炸案和丹麥卡通引發的回教世界憤慨報復,一連串事件造成回教世界與西方國家鴻溝更深。旅美回教人士希望能彌補裂痕,重建回教世界的形象,七月七日至八日將廣邀全球回教青年到哥本哈根交換意見。

回教學者Imam Feisal Abdul Rauf今天在紐約外籍記者協會說明回教團體Cordoba Initiative及AmericanSociety for Muslim Advancement主辦「明日的回教領袖論壇」(The Muslim Leaders of Tomorrow Forum)的主旨。

他指出,由於少數回教武裝激進份子的作為,回教世界被「框架」在成見裡。事實上,許多衝突並不是回教世界與西方國家的衝突。

將代表美國回教青年出席哥本哈根會議的OmarAmanat指出,九一一恐怖攻擊以來,美國社會對於回教人士的防衛心理充份反應在媒體報導。他表示,一些媒體帶有成見的報導,讓所有回教人士都被戴上有色眼鏡審視。他一直致力於促使媒體持平報導回教事務。

生長在美國的 Amanat 指出,回教人士在西方國家遭到異樣眼光看待,因為許多西方人有先入為主的成見,少數激進的恐怖份子造成的印象讓所有回教人士承受後果。

American Society for Muslim Advancement 的負責人 Daisy Khan 也舉出蓋洛普民調的結果,強調恐懼心理作祟造成的扭曲。

她指出,美國有百分之四十四的受調者認為,為了保障美國人的民權,應該限制回教人士的合法權益。

然而,蓋洛普針對全球各地回教人士的民調,結果卻顯示,多數回教徒認為世界和平的關鍵在於美國自伊拉克撤軍、不要繼續不問是非的支持以色列、不要再以異樣眼光看待回教人士、媒體不要再火上加油的宣傳激進份子的作為。

Khan很無奈表示,當賓拉登寄出錄影帶,總是被大幅報導,而溫和的回教人士想澄清立場並消除對立,寄交他們的說明錄影帶給電視台,卻總是石沈大海。

她指出,九一一恐怖攻擊之後,在美國的六百多位回教人士,包括二十二位藝術家,在紐約舉行以悼念死難者及和解為主題的紀念展,只有兩位媒體代表到場報導。溫和的回教人士被迫成為沈默的大眾。

East West Institute 伊斯蘭計劃負責人Sayyeda Mirza指出,她也是出生美國的回教第二代,九一一之後,她也親身感受社會對回教人士防衛過當的對待。回教背景與西方的環境,讓回教青年必須調整自我認同。

曾著有 What’s Right with Islam and TariqRamadan及To be a European Muslim等深受國際重視著作的Imam Feisal Abdul Rauf指出,全球有十二億回教人口。在不同國家、語言及文化背景的回教人士有不同的認同問題。

他相信,哥本哈根的會議有許多不同的意見,未必能有什麼結論。重要的是透過討論試圖走出新局面,也希望能傳達聲音,掃除西方國家對回教世界的成見,重塑回教人士的形象。

相關新聞
恐怖分子  擬襲國會  斬首加總理
扶貧援助見效 菲國赤貧人口減少百分之三
布什說老了 不與年輕的丹麥總理賽車
英警釋放兩名恐怖嫌犯  突襲行動被批草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