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美軍關島演習攻勢戰略意味明顯

標籤: , ,

【大紀元6月19日報導】(中央社台北十九日電)美軍從今天起在關島舉行為期五天的「勇敢之盾」軍事演習,香港中通社引述專家指出,這次演習具有很明顯的攻勢戰略意味和非常突出的實戰含義。

美軍這項演習名為「勇敢之盾」(Valiant Shield),包括核子動力航空母艦「林肯號」、「雷根號」以及傳統動力航空母艦「小鷹號」參加演習,這是美國在越戰之後,首度集結三艘航空母艦在太平洋演習。美方披露,演習的重點是測試美軍海陸空協同作戰能力。

三十多名來自七個國家的觀察員,應邀觀摩演習,中國也受邀,據稱這是中國軍方首次以觀察員身分觀摩美軍的單獨演習。

報導說,中國官方指出,中國觀摩團登上了美軍最先進的「雷根號」核動力航母,參觀了飛行甲板、機庫、航空控制室、作戰指揮室等,觀看了艦載機起降、編隊飛行等科目的訓練。針對美軍航空母艦的武器裝備、戰役戰術、指揮管理等問題,與美方進行了坦誠、深入的交流。 

報導引述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政治研究室主任倪峰指出,這次演習的規模顯示,美軍在調整全球兵力部署,增加對亞太地區的重視程度,加強關島在太平洋地區的核心樞紐地位。

香港公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副教授趙雨樂認為,從亞太地區的局勢來看,美國只能應對一個戰場,如果美國對北韓和伊朗採取軍事行動來解決有關核問題,代價很大。雖然美軍已提出要準備同時應對兩個戰場的能力,但是實際操作起來並不容易。

報導還引述未具名的時事專家說,美軍這次演習雖然冠以「盾牌」之名,但卻遠非單純防禦性的行動。

因為一般來說,根據美軍近年的作戰實踐,如此規模的海空部隊集結,其作戰任務不外兩種:一是利用大型航母的艦載機群實施戰區制空。二是利用艦載的各種作戰飛機攜帶各種軟硬殺傷兵器,與空軍的遠端作戰力量配合,對戰區戰略性目標執行聯合打擊和摧毀任務。

因此,專家指出,這次演習具有明顯的攻勢戰略意味。

相關新聞
陳亭妍:在地香港人看臺灣新聞
華郵:美軍加強阿富汗空襲行動
伊目擊者稱兩美軍被反叛力量活捉
駐阿富汗聯軍大舉攻擊塔利班力量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