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員以權謀私 大批土地遭囤積

標籤:

【大紀元6月21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二十一日電)中國實施房地產宏觀調控措施以來,仍有房地產開發商持續大量囤積土地。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最新報告認為,房地產商囤積土地與地方官員思想偏差以及政府部門以權謀私有關。

香港「文匯報」引述報告說,房地產商之所以敢於和能夠大量囤積土地,原因主要有三點:

一是中國部分地方領導過分倚重房地產業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在指導思想上存在偏差;二是政府部門中少數握有土地審批大權的人以權謀私;三是銀行信用貸款管理不善,使得房地產開發商很容易將短缺的資金透過貸款換得大量土地儲備。

報告顯示,中國部分房地產開發商在當前宏觀調控過程中,仍繼續大量囤積土地。而在一年前開始實施的房地產宏觀調控措施中,就已將囤積土地和炒買炒賣等投機行為,作為重點打擊和整治的對象。

報告認為,土地價格與房地產商土地儲備數量,是影響住房消費心理的兩個重要因素,但長期以來,開發商獲取土地的價格和擁有土地的數量,在房地產開發行業被視為「秘密」,消費者要得到這些關鍵數據是天大難事。

目前中國各大城市公佈的土地價格數據只有基準地價,消費者很難知道具體樓盤地價。對於各房地產商土地儲備量,連相關政府部門都很難掌握準確數據。

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蕭元真說,如果房地產開發商囤積土地行為不從根本上解決,中國房地產宏觀調控和房價理性回歸將前功盡棄,因此政府有關部門負責人要做到嚴把土地、信貸和人情等三道閘門,抑制房地產商透過囤積土地和炒買炒賣投機行為,進一步提高住房價格和吹大房地產泡沫。

相關新聞
胡塞襲擊引發連鎖反應 亞洲港口陷擁堵
618購物節銷售下降 中國零售業前景黯淡
中共財政收入縮水 跌幅創一年多來新高
中國科技業內卷加劇 員工被迫忍受長工時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