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美國的農村社區和農村人口

人氣 6
標籤:

【大紀元6月24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蕭敬2006年6月24日華盛頓報導)前不久,安徽一位姓余的聽眾打來電話說:“我是安徽的一個農民。我們這兒地少人多,地不夠種,好多人都跑到城裡打工,很多人就不再當農民了,只在過年過節回家看看。”

余先生想瞭解一些有關美國農村人口的情況。在這次聽眾節目裡,我們就來做一個簡短的介紹。

*農村社會向城市社會轉變*

從歷史上看,美國的農村人口經歷一個從農村流入城市的過程,這個過程由慢到快,然後再由快到慢,最後趨於基本穩定,而近年來美國農村和小城鎮的人口還有所回升。

1870年之前,美國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國家,全國四分之三的人口生活在農村。1870年以後,英國移民大量湧入美國,使美國開始了以電力、鋼鐵等先導工業為主的工業革命,進一步吸引農村勞動力向城市流動,這使美國農村人口城鎮化的速度不斷加快。到20世紀20年代,美國城市人口從1870年的990萬增加到5430萬,城鎮化水平超過51%。

美國從農村社會向城市社會的轉變僅僅用了50年。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整個社會結構的轉型,而社會組織和管理手段不可能隨之發生相應的變化,從而產生了大量問題,比如交通擁擠、住房緊張、社會不穩定和犯罪率上升等,而這又推動了美國郊區化和小城鎮化的過程。

過去十年來,很多美國人向非都市地區搬遷,農村和小城鎮人口出現了回升的趨勢。現在,美國有大約5500萬人居住在農村地區,占美國總人口的將近五分之一。

*農村社區面臨很大挑戰*

專家說,美國很多農村社區面臨著一個很大的挑戰,這就是如何在儘可能保留農村特點的同時接納新的居民和僱員。應付人口減少問題的難度很大,而解決人口增多的問題同樣棘手。

不過,美國農村地區的居民和機構似乎都很歡迎這個挑戰。研究結果表明,美國人向農村和小城鎮搬遷大多數是出於非經濟性和生活質量方面的原因。有些新居民是按常規退休的人,但更多的人還在工作或者提前退休,仍然積極參與經濟活動。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人是由於對城市生活感到厭倦而遷移到農村和小城鎮的。

*自由遷移模式完成人口非農化*

美國農村人口的非農化是以自由遷移的模式完成的,農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動不受當局的任何限制。

與此不同的是,中國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受到很多制約。據專家估計,轉向非農業的中國農村人口已經多達一、兩億,但其中大多數隻是職業的轉移,並沒有實現地域性的遷徙和農民身份的徹底變更。

安徽的余先生說,他家鄉的很多人到城裡當農民工。所謂“農民工”,就是農民在城裡打工,身份還是農民,戶籍還在農村。如果聽眾朋友對農民工的問題有甚麼看法,請告訴我們,就這個問題進行討論。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國會第16選區爆冷門 溫和派民主黨拉蒂默贏進步派鮑曼
第40選區州議會初選 金兌錫宣布勝選
韓裔白正熩贏州議會第25選區共和黨初選
線上遊戲糾紛 新州亞裔男飛至佛州錘擊網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