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撤出入股 礦難問題能徹底解決?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6月29日訊】(自由亞洲電臺記者含青採訪報導)按照中紀委和國務院等部門的要求,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和國有企業負責人必須限期撤出投資入股煤礦的資金,目前撤出資金已達六億兩千萬元人民幣。

去年8月,中紀委、監察部和國務院等部門聯合發出通知,要求堅決清理糾正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和國有企業負責人投資入股煤礦問題。通知規定必須在去年9月22號以前撤出投資,並向本單位紀檢監察或人事部門報告並登記,逾期不登記的就地免職。

但中國官方媒體報導說,據各地收到的舉報顯示,目前仍有5700 多名官員在煤礦的私人投資達7億元人民幣。中央紀委監察部執法監察室副主任孫懷新說,迄今已有144名政府官員因為隱瞞和沒有撤出其私人投資而受到懲處。

對此,北京理工大學教授胡星斗表示,實際上,中央政府多年來一直嚴禁官商結合,但從未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來進行防範。

胡星斗:「我們出台了許許多多這方面的規定,不容許官員經商或者是兼職,但是他向組織隱瞞,他在煤礦、在其它一些企業中持有股份,怎樣來發現他、怎樣來監督他、怎樣來處罰他?這些東西都沒有非常詳細的、可操作性的規定。」

胡教授認為,很多好的制度如果沒有監督機制和可操作性的規定,這樣的制度就形同虛設,甚至可能被人認為是做秀。因此,胡教授說,發揮媒體和公眾的監督作用就至關重要。

胡星斗:「中國這麼大,官員那麼多,涉及到數以千萬計的官員,對這數以千萬計的官員僅僅靠各級政府組織它的內部監督,或者是審計部門的審計,或者是紀檢監察部門的自我監督,那肯定是讓一些腐敗問題很難浮出水面,結果會導致問題愈來愈嚴重。所以解決他們根本的一個途徑就是要更多的放開媒體監督,而不是收緊媒體。」

中國官方媒體報導說,目前中央政府打擊官煤勾結,主要目的是為了遏制煤礦事故的頻繁發生,因為入股官員為了自身私利,而不顧煤礦安全、袒護煤礦礦主。

就此,中國勞工通訊駐巴黎代表蔡崇國評論說,中國煤礦事故頻發原因很多,官員入股只是其中之一:「我們千萬不要以為解決了煤礦的官商勾結,使官員退股了,煤礦安全問題就解決了,那是一個幻想,那只是眾多原因當中的一個原因。眾多問題當中的一個問題可以得到暫時的解決。」

此外,蔡崇國表示,地方官員入股煤礦,只是官員與礦主勾結的方式之一,而不是全部方式:「還有很多地方官員,實際上是大部分地方官員並沒有參股,但是他們通過控制和頒發安全生產監督證和煤礦許可證來索取高額的賄賂。

還有的就是讓自己的親戚朋友來佔股,你根本查不到他。他沒有錢,但是煤礦礦主會定期給他送錢去。還有,他們通過各種各樣的權力,每一次進行安全生產檢查、聯檢以及煤礦的運輸、生產等等,這些執照的申請、更新過程,他們都可以撈到賄賂。所以老闆和地方政府的勾結有種種方式。」

所以,蔡崇國認為,絕不能以為逼迫政府官員退出股份,官煤勾結的問題就能徹底解決。他說,要從根本上解決官煤勾結問題,還要使地方政府的政策透明化,允許工人成立自己的工會,並使各級人大和政協代表不再是花瓶,真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據自由亞洲電臺錄音整理)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貴州非法煤礦爆炸5人遇難
黨治國:三枚「毛主席像章」
專家:中國在津巴布韋投資風險大
討論:媒體監督能否解決礦難頻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