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世展會把愛傳至辛巴威 籲響應飢餓三十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10日報導】(中央社實習記者許雅喬台北十日電)為第十七屆飢餓三十代言的藝人王宏恩、黑人(陳建州)與五名學生青年飢餓大使,完成八天至非洲辛巴威的關懷訪問活動,不僅將台灣的愛帶到辛巴威,更協助當地糧食的發放。台灣世界展望會今天呼籲,希望能有更多人加入飢餓三十救援活動,幫助身處飢餓邊緣的孩童。

七位台灣世界展望飢餓三十大使與工作人員今天舉行返國記者會,他們於七月一日前往辛巴威,辛巴威今年約有一百五十萬人糧食短缺、約需要六十萬公噸的糧食,因此,糧食發放和餵食是活動重點,發放的標準依每人的工作時數來領取,每月一次的糧食發放是居民最熱切的盼望。

飢餓大使之一黑人表示,辛巴威展望會的倉庫相當有規模,管理也有系統,都能準時將物資送達到災民手中,讓人很放心,也讓人覺得當地很有希望。

青年飢餓大使、台東大學學生許瀚仁說,當把糧食發放給居民時,心中感到特別踏實。

辛巴威在盧磐地區所推動的學校餵食計劃,涵蓋一百所小學及幼稚園,共兩萬三千多名學生受益,學校的餵食計劃,讓學童可以吃飽安心上課,但有些孩童一天就只有學校這一餐,黑人說,他怕孩子吃不飽,想多舀一些,卻被老師阻止,因為依照學生人數煮剛剛好份量的食物,如果多領了,就會不夠。

由於父母無法給辛巴威的孩童多餘的物資,所以,當辛巴威孩童收到從台灣募集到的愛心糖果時,都高興的手足舞蹈、校的非常燦爛,許瀚仁說,在台灣,發糖果給孩子,他們不見得會喜歡,但給辛巴威的孩子時,依據簡單的「Thank you」卻是他們由衷的感謝。

首度來到辛巴威的飢餓大使們心中不僅感動,也激勵自己能為這些飢民帶來更多幫助,青年飢餓大使、高雄海洋科技大學鄧哲文說,很感謝上帝讓他有機會到辛巴威,希望可以做更多事來幫助他們。

屏東科技大學的張佳豪也說,當牽起孩子的手一起禱告時深覺,每個的兩隻手,若是手牽手、串在一起,那會是很大的力量。

曾受世界展望會幫助的王宏恩表示,回饋使生命更豐富,他們不再只是單純的關懷,而是以謙虛的學習態度把希望帶到辛巴威。

世界展望會成立「這個世界像一個家」的部落格,希望加強社會大眾對飢餓三十的認識及了解,並呼籲「有你救有希望」,響應飢餓三十、一起加入救援行列,為無數飢餓兒童重燃希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