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少江:中國過熱的經濟難降溫

胡少江

標籤:

【大紀元7月29日訊】中國人民銀行一周前宣佈,將從八月十五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零點五個百分點。而半個月以前,中國金融機構的存款準備金率已經上調了零點五個百分點。一個國家的中央銀行,在如此短的時間內頻繁地通過上調存款準備金來緊縮銀根,這種做法並不多見。由此可以看出,中國政府真地是對經濟過熱憂心忡忡。

存款準備金,是保證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需要而準備的資金。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是一國的中央銀行要求境內的金融機構向其繳納的存款準備金占其存款的總額的比率。調整存款準備金率,也是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工具之一。當中央銀行提高法定準備金率時,商業銀行提供放款及創造信用的能力就下降。這樣做如同減少貨幣供應量,因此會產生一系列的連鎖效應,如市場利息率提高,投資被迫縮減等等。

中國人民銀行調整存款準備金率的背景中國政府難以駕馭的中國經濟高速增長。今年上半年,中國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為百分之十點九。其中,第一季度的增長率為百分之十點五;第二季度的增長率為百分之十一點三。這表明,中國過熱的經濟不僅沒有降溫的跡象,反而呈現出一種加速的趨勢。

伴隨著經濟總量的增長,經濟結構卻繼續惡化。最重要的表現是中國經濟對投資和出口的依賴有增無減。中國的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速度為百分之三十,約為整體經濟增長速度的三倍。由於出口的繼續高速增長,中國的外貿順差也增長迅速,外匯儲備竟然比去年同期增長了百分之三十二。與此同時,經濟增長對環境和資源所帶來的壓力越來越難以承受。

過去一周,中國領導人頻繁就經濟過熱問題發表講話,要求盡速降溫。就在中國人民銀行宣佈第二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的當天,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將中國的各個花瓶“民主黨派”的領導人召集到中南海,對他們發表了要求加緊宏觀經濟調控的講話。這個講話對於那些花瓶党的領導人而言無疑于對牛彈琴,但是琴外之音卻是對著各級地方政府和企業的領導人。三天之後,胡錦濤又在政治局會議上直接向地方領導人喊話,要求他們執行紀律,配合中央政府的宏觀調控。緊接著,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又在國務院的會議上發出了同樣的聲音。

中國政府的宏觀調控政策已經公幵實行三年之久,三年的實踐證明,這一調控政策並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中央政府最不能容忍的是,中國的各級地方政府和各種經濟主體在這一問題上,仍然我行我素,而完全無視中央政府的權威。就連直接在中央政府控制下的銀行系統也是如此。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提供的資料,今年前六個月人民幣信貸比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五十,新增貸款額竟占去央行預定全年指標的百分之八十七。

因此,在繼續中央權威的中國領導人看來,中國過熱的經濟能否降溫,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問題,同時也是一個政治問題。從這個角度看問題,就不難理解中國政府領導人為何如此頻繁的發話,中央銀行為何在兩周內接連兩次宣佈提高存款準備金利率。

調整法定存款準備金是央行貨幣政策工具中最為激烈的一種。它能直接凍結商業銀行資金,強化流動性管理,因此能在短時間迅速減少貨幣供應量。但是這一政策工具的負面效應也不少。一是它無法真正的解決中國經濟中結構不良的問題;二是準備金率的提高往往會導致貨幣量減少過快而出現問題,因此容易形成反彈。正因為如此,在成熟的市場經濟國家,這個工具一直是很少使用的。

中國政府不得不使用這一政策,這是因為除去存款準備金制度外,其他的貨幣政策工具都沒有明顯的效果。例如,由於人民幣匯率缺乏彈性,而且資本帳戶的管制嚴格,因此公幵市場業務基礎差;央行票據多次發行效果不顯著,成本較高;再貸款和再貼現業務在商業銀行巨大存差面前也是不現實的;由於金融市場尚未真正形成,銀行和企業的難以受到加息的約束,同時加息則可能造成企業經營困難,並對剛剛緩過氣來的中國股市產生較大的副作用。

可以預見,中國政府最新一輪的貨幣政策,相當於對高速增長的中國經濟踩了一腳急刹車。這在近期無疑會有一些效果。問題時,目前沒有任何跡象表明中國政府對中國經濟的深層次問題有良好對策。因此,急刹車之後,經濟重新過熱會很快回來。

──轉自《自由亞洲電臺》(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胡少江:鄒濤和他的“不買房行動”
胡少江:中國在“房老虎”的背上騎虎難下
胡少江:中國混亂的地區發展政策(上)
胡少江:“六四”與經濟增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