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國湧:「不良情緒」不是天上掉下來的

傅國湧

標籤:

【大紀元7月5日訊】「人民網」上有人寫文章批評老百姓的三種「不良」情緒,包括「仇官」情緒、「仇富」情緒、「仇星」情緒。「不良」情緒不可能是無緣無辜憑空產生的,我們首先要追問這些情緒是從哪裏來、怎麼來的。

如果我們的官員都是廉潔奉公,踏踏實實為公眾服務,不利用手中的權力為自己謀私利,他們的權力也能受到公眾輿論的有效約束,不會任意地化公為私,比如不能隨意地公車私用、公款吃喝、公款旅遊等等,老百姓對這樣的官員當然不會產生仇視情緒。但是,我們知道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得解決權力授予問題,我們現在的官員既不是老百姓選舉產生的,老百姓也沒有甚麼合法的渠道可以進行監督,再加上民間不能自行創辦獨立的新聞媒介,所有的輿論機器都控制在官方手中,在這樣的體制格局中,官員只須對上司負責,無須向老百姓、向輿論負責,想幹甚麼完全在他的一念之間。

《羊城晚報》近日報導,廣東省委黨校一位經濟學教授黃鐵苗在廣東省政協「構建節約型社會」報告會上指出,目前全國大約有400萬輛公車,每年耗資3000—4000億,真正用於公務的只有1/3。此外,一個政府機關工作人員平均耗電是普通居民的19倍,每年全國的公款吃喝2000多億元,其中一半被吃掉,一半被浪費掉。在一個權力缺乏制約的大國,公款吃喝、公款出國、公款消耗、公車私用早已是見怪不怪,習以為常。在一系列驚人數字的後面是公權私用,是公共服務的匱乏,是各種不同部門的權力、不同等級的權力日復一日的膨脹,在現行的體制框架下幾乎沒有辦法遏止這樣的勢頭。不受約束的權力必然腐敗,這是一條鐵的定律,沒有幾個人能夠倖免。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產生一點情緒也是正常的。

再看富人們,尤其是那些利用體制漏洞和弊端一夜暴富的暴發戶,巨額財富往往來源不明,決不是天縱英才,加上辛苦創業,在商業經濟的浪潮中一步一個腳印起來的。他們或依附權貴,或本身就與權貴有著血緣的關係,權錢交易,以小搏大,總之其中充滿了見不得陽光的不法手段,有許多不可告人的幕後故事,財富的透明性很低,灰色特徵顯而易見。再加上其中不少富人一擲千金的豪闊,對社會的不負責任,對芸芸眾生的輕慢和敵視,「房奴」說就是近期的一個例證,這一切都讓人對他們產生惡感。

至於形形色色的明星,影、視、歌、體育等方面的各類明星,這些年來也紛紛跨入富人行列,他們為這個社會做了些甚麼,他們的財富是如何輕易得來的,這些都是一筆筆算不清的賬。在我們這個只允許娛樂的時代,娛樂的畸形發達成就了他們,使他們迅速跨入上流社會,可以和官員、富豪平起平坐,媒體整天追逐他們的蛛絲馬跡,炒作他們的八卦,他們是時代的驕子,卻不需要承擔應該承擔的責任,憑天賦、憑機緣、憑我們不知道的一切就可以贏家通吃。你又讓普通老百姓如何對他們常懷好情緒?

三種「不良情緒」並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與其匆忙去指責這些社會性的「情緒」,不如讓這些情緒有堂堂正正的發洩渠道,我們沒有獨立的新聞媒體,但有這些社會情緒的存在,或多或少能讓官員、富豪、明星們知道,還有這樣的情緒對著他們,使他們也能有所不快,有所收斂。當然,他們也可能毫不在意。

(大紀元首發,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傅國湧:匱乏的是群角意識
【專欄】傅國湧:孫復初教授呼籲停止四六級英語考試
傅國湧:良知是最後一道防線
傅國湧:光榮與屈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