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渡自然公園 彷如鄉間水墨畫

涵 撰文、攝影

標籤:

那一天從網路上看到關渡自然公園的介紹,它佔地57公頃。哇!這個公園好大好大喔!有人說它是北台灣最後一塊淨土,自然生態保存完善,這引發我十足的好奇心,於是決定和朋友相約去走一遭,去見識見識。

關渡自然公園位於淡水河和基隆河交匯處,地勢低窪,積水處就形成了沼澤地,成為水生及濕生植物天然的家,並且也是每年10月~3月成千上萬隻水鳥的度冬地。

園區內分成4區:主要設施區、保育核心區、永續經營區、戶外觀察區。不過,對外開放給大眾涉足的只有主要設施區,佔地5公頃,所以適合半日遊的行程。至於其餘的52公頃,請自備望遠鏡欣賞。

主要設施區

這裡很大的一個特色就是沼澤區,沼澤區的風景就彷彿古人的鄉間水墨畫,有那麼幾分的神似。看到沼澤區內的螃蟹像大爺一樣橫著走,可能是酷暑的熱氣,這個大爺威風不了多久,就鑽進鬆泥內避暑。而旁邊有幾隻白鷺鷥傍湖而望,似乎在為自己的肚皮打算。至於我,我就站在木橋上,徐徐的微風迎面吹來,夾帶著植物的芬芳,我禁不住多吸了幾口,這可能和芬多精有關吧,才會味道清新,充滿大自然氣息。

幾個沼澤區內的水都非常清澈,可以見到水中植物的葉片隨水面漣漪輕輕擺動,不知名的小魚們悠遊其中,十分自在。這一幕和遠處關渡的高樓大廈相比較,是很大的對比,顯得極不協調。

自然公園入口處

夏季的溫度經常是攝氏30度以上,實在讓人吃不消,我們到遊客中心一樓去吹冷氣,避避暑氣。在遊客中心一樓,對關渡的鳥作了詳盡的介紹,角落處是鳥窩的展示,整個就像是生態教室一樣的豐富。

遊客中心二樓介紹沼澤區植物,不只是使用展示版,還有幾個水族箱在一旁當活教材。二樓的中央是賞鳥瞭望台,我瞧見遠方的水鳥正在梳理自己的羽毛,動作逗趣可愛。很可惜現在不是賞鳥旺季,無法欣賞到數千隻水鳥翱翔天際的壯觀場面。

賞鳥步道

二樓另一端是放映室,觀看的影片是介紹台灣三百多種水生植物。看完影片後,我心中感慨萬千。由於經濟的發展,人口的增加,許多沼澤地被人工填平,成為水泥地或是高樓大廈,水生植物的生存環境遭受嚴重人為的破壞,目前已有多種植物正處於滅種危機。沼澤地的消失同時也使水鳥、候鳥棲息地驟減。人為了追求經濟的突飛猛進,以致動植物生態失衡,人正一步步將大自然給人生存的環境逼入死角。

關渡自然公園單單是徵收57公頃土地就耗費140億元,成為台灣投資最大的公園,並且歷時20年來建立植物生態,直到2001年才對外開放參觀。事實上,關渡自然公園成立的初衷,就是因為經濟發展帶來了人為的破壞,希望復育關渡濕地風貌,找回關渡的原住民──原有的動植物生態。

來到關渡自然公園,感受到的不只是大自然的寧靜,遠離城市的喧囂,徜徉在一片如茵的綠色大地,更重要的是,感受到園區人士為了保存大自然環境所付出的心力。@*

自然公園入口處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關渡設生態浮島 觀察自然力量
馬英九鐵馬拓印 北市腳踏車道總長破百公里
關渡公園裝置藝術融合自然  隨季節不同風貌
台灣稀有原生魚類再度現身台北關渡溼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