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否出現勞動力短缺?

標籤:

【大紀元8月17日訊】(美國之音記者:天虹2006年8月16日華盛頓報導)美國媒體報導,中國面臨勞動力短缺問題,主要體現在製造業和流動工人短缺;另一方面,中國的高等院校不能提供市場需要的專業人材。也有經濟學家提出,從整體來看,中國的勞動力市場仍然供大於求。

中國勞力短缺殃及美國產品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的財經節目說,中國低成本工廠工人短缺可能會殃及美國的玩具、服裝鞋類和家電產品,造成美國年底聖誕節期間零售市場的隱憂。

報導說,根據有關商貿機構的統計,中國生產的玩具超過整個世界玩具產量的90%,鞋類和服裝占50%,消費型電子產品占全球出口總量的16%。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的最新報告也顯示,勞工短缺主要體現在玩具、服裝鞋類製造業和家電組裝部門。

徐滇慶:整體勞動市場存在剩餘

但是也有專家認為,中國的整體勞動力市場並不存在供不應求的問題。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經濟系教授徐滇慶表示,中國的勞動市場存在大量剩餘勞動力。

他說:“中國目前的勞動力市場每年大概新增勞動力兩千二百萬,也就是說在18到22歲之間,每年都有兩千多萬的人要投入勞動力市場,而每年能夠解決的就業機會,在2005年是950萬,2006年預期是9百萬,中間還有一千多萬的缺口,所以中國現在的勞動力市場還存在大量的剩餘勞動力和待業尋找職業的青年人。”

技術工人短缺

不過,徐滇慶教授表示,中國南方有些地區確實存在技術工人短缺,隨著高技術產品需求量的提高,中國的勞動力供應也必須滿足這種產品的升級需求。

他說:“在目前來看,中國很多產業還處於一個初級模仿階段,是照外國來的樣子照著去做,自己的創新能力非常差,所以對於高科技人才的需求量目前還並不大,不過從中國的外貿結構可以看出來,中國現在在模仿的階段已經走得差不多了,下一個階段就需要來自主創新,這樣對高科技技術人才的需求就會迅速增加。”

流動工人短缺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還提到中國的流動工人短缺現象。報導說,廣東福建一帶的工廠從大約四年前就開始面臨流動工人短缺的問題。

總部設在紐約的中國勞工觀察組織負責人李強認為其中有三點原因,一是中國從1970年代末開始實施的獨生子女政策使得年青勞動力來源減少;二是胡錦濤上任後更重視農業,政府的農業補貼和減稅做法使得農民收入有所提高,流動工人回鄉務農的積極性提高了;第三點原因是,一些製造業單位的工資低、福利待遇差,迫使流動工人轉往上海等大城市,改行從事收入更高的餐飲和零售業。

中國大學不能培養符合市場的人材?

有專家擔心,中國南方等地製造業工人短缺現象很可能影響到中國的出口競爭力,迫使美國等外國投資商把他們的產品製造業基地從中國轉往其它亞洲國家。

國際先驅論壇報從中國的高校畢業生難以適應市場需求的角度闡述了中國的勞動力短缺問題。報導說,中國的大專院校無法為外國公司提供合格的專業人材,特別是會計、金融和工程專業的學生。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經濟系教授徐滇慶從兩方面分析了中國大學為甚麼不能提供市場需要的專業人材。

徐滇慶說:“這個是從兩方面來看,第一是中國大專院校的擴招速度太快,而且大學的教育質量普遍下降,主要反映在缺乏足夠的教師,大學的課程設置也和實際市場需要並不符合,市場需要很多專業人材,可是大學不能提供。”

國際先驅論壇報的報導說,中國的大學畢業生理論知識雖然強,但是英語水平、實際動手能力以及團隊精神卻比較差。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命運的迷霧】命運的有無
風水理論和流派
專家談一觸即發的中國金融危機(下)
『黃友輔測字占卜』(1) 測字方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