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旅客量不足 台改善機場虧損最大瓶頸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2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二十日電)台灣高鐵預定今年十月通車,不僅航空公司受衝擊,對台灣許多早已呈現虧損狀態的機場更是雪上加霜,台灣交通部民航局計劃透過統包委外經營方式因應,不過,旅客量不足卻是改善機場虧損最大瓶頸。

台灣土地面積雖不大,卻有十八座民航機場,與其他國家相比,密度相當高,民航局長張國政曾開玩笑說,十八座機場跑道加起來可以成為另一條高速公路。

十年前台灣實施開放天空後,空中運輸一度非常繁忙,不過,沒有幾年光景,隨著公路運輸的改善,主要是第二高速公路全線通車,加上十二條東西向快速道路陸續完工,西部公路網的便利性大幅提高,航空公司台灣國內線在開放天空三年開始走下坡,面對高鐵即將通車,可預見台灣國內空中交通需求一定會再降低。

民航局統計,十年前台北松山機場一天起降次最多達到五百多班,因班機太頻繁,還時常要實施流量管制,但現在松山機場每天起降班次幾乎減少一半。

事實上,台灣各機場總體旅客量仍有成長,以二00五年為例,比二00四年還小幅成長百分之十五,但卻主要集中在有定期國際航線的中正機場及高雄小港機場,有些機場旅客量甚至少得可憐,像離島的七美、望安、綠島、蘭嶼、馬祖北竿、屏東、恆春七座機場每天起降班次低於十,旅客有時可能不到百人。

民航局也曾到國外考察機場航空站經營,委外經營雖然是活絡機場營運的方式,像日本北海道札幌機場雖然不大,但每年的旅客量比中正機場還多,機場內以各種特產為號召的餐飲店,是一大賣點,民航局也考慮過,同樣方式在台灣虧損的機場實施,最先要擔心的就是旅客量不足問題。

此外,國外有機場以興建大型購物中心方式,吸引機場鄰近非搭機旅客到機場消費的做法,在台灣也不太適用,主要是多數台灣的機場腹地並不大,有些還是軍民合用,加上市區的大型賣場也愈來愈多,機場設賣場難有吸引力。

根據修正過的民用航空法,地方政府也可經營機場航空站,的確也有地方政府向民航局打探過,不過,地方政府只願意承接可以賺錢的部分,如賣店經營,其他如助導航設施維護、跑道翻修則無興趣。

民航局坦言,除了偏遠離島機場是以服務性質為主,不能奢求賺錢外,其他機場若要創造旅客量,不是單靠機場營運方式改善就可達成,主要還是要仰賴經濟的發展和推動觀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