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旅客量不足 台改善机场亏损最大瓶颈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8月2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汪淑芬台北二十日电)台湾高铁预定今年十月通车,不仅航空公司受冲击,对台湾许多早已呈现亏损状态的机场更是雪上加霜,台湾交通部民航局计划透过统包委外经营方式因应,不过,旅客量不足却是改善机场亏损最大瓶颈。

台湾土地面积虽不大,却有十八座民航机场,与其他国家相比,密度相当高,民航局长张国政曾开玩笑说,十八座机场跑道加起来可以成为另一条高速公路。

十年前台湾实施开放天空后,空中运输一度非常繁忙,不过,没有几年光景,随着公路运输的改善,主要是第二高速公路全线通车,加上十二条东西向快速道路陆续完工,西部公路网的便利性大幅提高,航空公司台湾国内线在开放天空三年开始走下坡,面对高铁即将通车,可预见台湾国内空中交通需求一定会再降低。

民航局统计,十年前台北松山机场一天起降次最多达到五百多班,因班机太频繁,还时常要实施流量管制,但现在松山机场每天起降班次几乎减少一半。

事实上,台湾各机场总体旅客量仍有成长,以二00五年为例,比二00四年还小幅成长百分之十五,但却主要集中在有定期国际航线的中正机场及高雄小港机场,有些机场旅客量甚至少得可怜,像离岛的七美、望安、绿岛、兰屿、马祖北竿、屏东、恒春七座机场每天起降班次低于十,旅客有时可能不到百人。

民航局也曾到国外考察机场航空站经营,委外经营虽然是活络机场营运的方式,像日本北海道札幌机场虽然不大,但每年的旅客量比中正机场还多,机场内以各种特产为号召的餐饮店,是一大卖点,民航局也考虑过,同样方式在台湾亏损的机场实施,最先要担心的就是旅客量不足问题。

此外,国外有机场以兴建大型购物中心方式,吸引机场邻近非搭机旅客到机场消费的做法,在台湾也不太适用,主要是多数台湾的机场腹地并不大,有些还是军民合用,加上市区的大型卖场也愈来愈多,机场设卖场难有吸引力。

根据修正过的民用航空法,地方政府也可经营机场航空站,的确也有地方政府向民航局打探过,不过,地方政府只愿意承接可以赚钱的部分,如卖店经营,其他如助导航设施维护、跑道翻修则无兴趣。

民航局坦言,除了偏远离岛机场是以服务性质为主,不能奢求赚钱外,其他机场若要创造旅客量,不是单靠机场营运方式改善就可达成,主要还是要仰赖经济的发展和推动观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