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雙木:水危機威脅中華民族存亡

俞雙木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8月20日訊】試問中國最大的危機是甚麼?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說中國最大的危機是一黨專政引起的貪污腐敗;有說銀行的不良貸款已佔GDP的百分之四十;有說八百名貪官污吏攜公款四百億美元外逃;有說貧富兩極分化;失業驚人、醫政失敗、教改失敗、環境惡化;有說中國五億人口每日消費不足一元美金,靠賣血式方法脫貧......凡此種種,都比不上水危機的嚴重。水危機足以威脅中華民族的生死存亡,這絶非天方夜譚式的奇談怪論,聳人聽聞。

中國水資源佔全球百分之七

中國人口佔世界的五分之一,而水資源僅佔世界百分之七。中國人均水資源二千二百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四分之一。正常年份缺水四百億立方米。六百六十九座城市供水不足一百一十座城市嚴重缺水。二億多農村人口飲水困難,缺水影響工業產值每年至少二千億元,少產糧食七百到八百億公斤。

中國暴殄天物、竭澤而漁式的掠奪性開採,幾近百分之四十河流業已斷流。二00六年三月二十二日聯合國「世界水日」驚呼,中國面臨四大難題:「乾旱、缺水、洪澇災害、水源污染、水土流失」。自二000年以來,中國人均水資源減少百分之十五。中國大地經歷著一場連年的災難性乾旱,四萬人死亡。河北省的旱災是五十五年以來最嚴重的一次,河北省有世界上最大的二十一個地下水漏斗區。儘管如此,仍在無節制地抽吸地下水飲用灌溉,供耗水量大的造紙廠和紡織廠做冷卻水洗滌水,供釀酒製啤酒之用。

二00六年二月份以後,北京颳起了十多起沙塵暴。有一次,北京一次降下三十萬噸沙塵,沙漠正悄悄地向北京推進。由於缺水,北京有遷都之說。為確保面子工程二00八年奧運會,北京在「十一.五」期間增加環保投資至少一倍,擴建了污水處理廠和現代化的輸水系統,劃出密雲水庫供奧運會專用。而勞民傷財的南水北調工程正在降溫。一則是經費不足,二則長江流域亦嚴重缺水,拆東牆補西牆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

中國名河大川皆成排水溝

中國目光短淺的政府官員不顧子孫後代的生存污染和浪費水資源的做法不僅使乾旱連年,洪澇不斷。乾旱過後是水災,洪澇才退又乾旱。而且使長江、黃河、珠江、淮河、湘江、松花江、海河、遼河等各大水系混亂不堪,實際上成為污水河、排水溝。二00二年五月二十日,號稱世界第一的三峽大壩建成。好大喜功吹噓成性的中共卻反常地低調處理,只派一名水利部副部長剪彩。李鵬何在?溫家寶何在?

世界文化遺產敦煌告急,因缺水,不久將成為樓蘭第二,消失於中華大地。敦煌地區原先樹木茂盛,花草蔥鬱。四大湖泊環繞周圍。更有三百七十五萬畝濕地。如今樹木、花草、湖泊都消失了。濕地以每年兩萬畝的速度驟減。十二公尺深的月牙泉今天不足一公尺。五十年內舉世聞名的月牙泉也將失蹤。沙進人退,人口仍在猛增,盲目修建水庫,抽取地下水,是導致敦煌消失的原因。

流經十八座繁榮大城市的京杭大運河,建自二千五百年前的隋朝。十八位市長發出緊急呼籲「救救不堪重負的大運河!」風景如畫的漓江即將斷流,漓江山水不復存在。珠江三角洲本來水量充沛。因人工污染現已缺水。每年浪費驚人的環保治理費,都是假治理,真污染。廣東省年年缺水,嚴重威脅香港。深圳靠發射火箭人工降雨。

內蒙古烏拉特前旗兩座存放(請注意:是存放,不是處理)一千萬噸污水的污水存放池,佔地五千三百畝,庫容量一千零六十萬噸。為了節省投資,居然緊貼黃河同黃河共用一道大堤,其最狹處僅一點五米。污水崩塌,一千多萬噸污水瀉入黃河,同時又淹沒了九座村莊,村民死傷無數,流離失所。

全國用水告急四面楚歌

東北告急,西北告急,西南告急,京津唐告急,兩湖兩廣、江浙上海都在告急,四面楚歌。近年來上海急速擴展,每年夏天生活和工業日用水量為一千萬噸上下。蘇州河黃浦江早已廢棄不用,長江引水工程一期、二期、三期亦不敷應用。現正斥巨資興建崇明島圍墾出來的清草沙水庫和規模更大的長興島水庫。一條穿越長江口江底的巨大輸水管道正在江底施工。上海、北京、廣州、深圳等大城市大幅度提高水費和排污費。二0一0年前百分之五十的污水要回用。

二00六年七月一日起北京建委、水務局等八個部門要整頓生活用水的器皿市場,強制性節水,北京市的水資源水環境已達極限,年均水資源可利用量僅四十一億立方,每人均不足三百立方米。年雨水流失二點八一億噸,相當於一百座昆明湖。

世界上所有的自然資源中只有水資源是難以再生的,用掉一份是一份,流失一噸是一噸。對於人的生命來說,水比食物更主要。每個人每天至少需要二立方米的水。當人體失去百分之六的水份時,便會口渴、發燒;當人體失去百分之十到二十的水份時,就會出現幻覺,甚至死亡;一個人在飢餓時可以損失百分之四十的體重而不至於死亡。然而失去百分之二十的水份,則很可能會死去。每立方米水為一千公升。由此可見,北京居民供水量已低於人體需要的極限。全國廣大農村和城市其用水量更有多少是低於首都北京的呢?

因此說水危機是影響中華民族生存的最大危機並不危言聳聽。

轉自《開放》2006年8月號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韋拓:從下滑到坍塌 國足告別世界盃之路
林一山:被歷史選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林一山:港人何以為信念從沒退後?
【名家專欄】你的口罩為什麼是中國製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