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高雄市雄鎮北門三級古蹟 攬勝看海好景點

人氣: 11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8月2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王淑芬高雄二十四日電)清朝末年,為防禦日軍對台灣海域和港口的侵略行為,清廷派員來台辦理海防事務並興建砲台,以扼守打狗港免於再被日軍登陸。清廷在一百三十年前於打狗港哨船頭打造兩座砲台、八處營房,具有守護高雄第一港口的重要意義;牌樓上題字「雄鎮北門」,如今仍清楚可見;砲台已不具軍事作用成了三級古蹟。

只要從哨船頭往西子灣的方向都會經過「雄鎮北門」牌樓,經過一百三十年的衍變,牌樓字跡雖然斑駁,不過因為具有歷史特殊意義,早已成為民眾攬勝和看海的景點。

三級古蹟「雄鎮北門」是打狗山哨船頭港口砲台的門額題字,砲台位處於哨船頭近港北岸,高於海平面。「鳳山縣采訪冊」記載,雄鎮北門砲台扼高港的關隘,設有兩尊大砲。

史載,同治十三年,西元一八七四年,日軍以琉球漂流難民事件為藉口登陸恒春,清廷命沈葆楨來台辦理海防事務。一八七五年,光緒元年,沈葆楨派唐定奎督造,同時打造雄鎮北門砲台、旗後砲台以扼守打狗港,於一八七六年完工。

史載當時被委派監造的是英國籍建築師,所以砲台有歐式風格、城門是中式牌樓,中、西合璧是雄鎮北門砲台的特色。

雄鎮北門砲台規模小,屬不規則橢圓砲台,入口處為紅磚砌成的中國式城門,門上有五個雉堞,雉堞上有窺孔,城門上可容數人站立,門楣「雄鎮北門」字體雄勁有力,與旗後砲台門楣「威震天南」的題字相互呼應。

營舍建於地下,在入口斜坡兩側設置兵房及貯藏庫;砲牆是三合土與海邊的咾咕石疊成,配合地形高低起伏呈不規則狀,反映時代的建材與技術,至今仍堅固、屹立不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