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樂小集」 展現傳統茶樂藝術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8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朱江紐約報導)由駐紐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台北文化中心協調安排﹐台灣「忘樂小集」美國巡迴演出,於8月30日回到駐紐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一樓大廳演出該巡迴演出最後一場。演出中對茶文化的藝術詮釋﹐餘音繞梁的古詞歌韻以及沁人心脾的茶香的回味﹐給觀眾帶來難得的回憶。

駐紐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夏立言處長到場致賀。林肯中心戶外藝術節主任Jenneth Webster、Queens Theater主任Jeff Rosenstock、日本協會節目主任Yoko Shioya、Stony Brook 大學亞洲節目主任Sunita Mukhi 出席茶宴﹐西文媒體記者Sanya Fry、Marcella Simmons和紐約眾華文媒體也都欣賞了「忘樂小集」演出。

演出由忘樂小集創建人、文化藝術評論家林谷芳先生介紹﹐閻愷馨小姐應邀全場同聲翻譯。林谷芳先生開場介紹「茶在西方是一種飲料﹐在傳統中國文化中卻關乎人生觀和宇宙觀。茶人透過展現茶藝﹐可以讓人們感受他們的藝術人生」。

林谷芳說,品茗「包種茶」﹐就像少女般的青春的清馨氣息﹐所以適合聆聽「鳥投林」﹐開闊浪漫的「牧民新歌」笛子演奏,昂揚的李白絕句詩「少年行」吟誦,和柔美的「漁歌」。

感受「鐵觀音」,很像男性陽剛似秋天的凝重。所以要聽笛子演奏「姑蘇行」、高亢激昂的「秦腔主題隨想曲」。「霸王卸甲」由少女琵琶彈出﹐清晰似有盔甲撞擊聲和英雄悲壯的嘆息。著名戲曲說唱藝術家林文彬吟誦李白的「餞別」詩,「人生在世不如意﹐明朝散髮弄扁舟」。

最後的一曲古箏演奏「高山流水」,林谷芳說三四泡茶也要「茶醉」的口無遮攔﹐所以在這兩泡茶後以一曲泉水結束茶宴﹐也寓意「君子之交淡如水」﹐而「高山流水」又象徵知音﹐「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體現生命潛質和人格情操。

林先生介紹茶文化已成為台灣文化中極具特質的一環,在世界上堪稱標竿水準。該圍成員包括音樂家、書畫家、茶人、戲曲家與花藝專家,樂器包括有粵胡、笛、攀、楊琴、琵琶、高胡、二胡等。

在兩小時「忘樂小集」賞樂中﹐五位花藝專家在茶盤、茶則、茶匙,及泡茶手法上也都做了細緻的展示。林先生說希望參與者能夠通過聽覺、味覺與視覺交會,進入藝術的世界中﹐傳統藝術家不是高談闊論﹐而是謙卑的展現藝術。◇(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忘樂小集將茶與音樂的對話介紹給波士頓
「忘樂小集」邀您與「茶」對話
忘樂小集以茶與樂的對話展現生活藝術
「忘樂小集」邀您品茗賞樂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