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嵐:為何「好雨知時節」不再來

顧嵐

標籤: ,

【大紀元8月7日訊】我從小喜歡雨。「雨」乃大自然的一個造化。它總能令我們感受到人與自然的和諧與豐富,生命力的盎然。在我童年的記憶中,雨總是與和諧、美妙、遐想、潔淨聯繫在一起。

我是五十年代末出生的那代人,那時家家都不富裕。但在童年與少年的記憶中,大自然中的「雨」豐富著我們的生活情趣,點綴著我們的成長過程,我小學的許多作文中都描寫過雨……無論當我在江南感受夏日如絲的細雨連綿,還是在山東渤海灣邊突遇從天而降的瓢潑大雨,心中總會有一種脫胎換骨般的洗滌與淨化。大自然景觀中「雨神」的降臨,飄然而至、純潔明淨,宛若天女下凡臨空而降,帶給我們聽覺和視覺無窮無盡的感官享受,甚至在瞬間令我忘卻煩惱、遠離不悅,心胸豁達開朗。天、地、人如此和諧與溫馨的相依相伴。

古詩中:「梨花一枝春帶雨」、「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草色新雨中,松聲晚窗裡」也都娓娓道出古人對「雨」充滿情趣的抒發。

現如今的中國「特色」

然而近年來,「雨」與「災」是如此緊密的連在了一起。而且近年來暴雨的特點是:

1)歷史上少有,有的甚至是百年不遇。例如北方網報導,2004年6至7月,湖南、河南、廣西、安徽等17個省市區都遭受到歷史上少有的暴雨襲擊。僅湖南的諸多地方降雨量可以說是二百年不遇的。

2)覆蓋面積之大,據報導2006年上半年,全國就有20多個省(市、區)出現了雷雨大風、冰雹、龍捲風等強對流天氣。其中浙江、江西、山東等省受災嚴重,福建、湖南、貴州等省暴雨頻繁導致洪澇。

3)暴雨導致的連鎖反映,例如,今年7月,四川省八個市州遭遇暴雨襲擊,災害導致部份地區發生洪水、泥石流。而內江、宜賓、南充、樂山、廣元等八個市州的十八個縣遭遇暴雨襲擊,部份地區山洪暴發、河水陡漲,農田被淹,房屋受損,基礎設施遭受不同程度的損毀。報導說,在這次暴雨天氣中,有一百一十二萬人受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一點四五億元,其中農作物損失六千多萬元。

4)多種災害同時出現。例如,七月初北京發生的暴雨就是強風、暴雨、雷電、冰雹等五種天氣同時出現。據中新社北京八月一日報導說:原本當日中午,北京市民還在藍天烈日下忍受著灼人的熱浪。傍晚,大風、暴雨、雷電、冰雹卻突然同時襲擊北京,真可謂「冰火兩重天」。氣象專家稱,五種氣象現象同時出現實屬罕見。下午四點開始,狂風大作,天空漆黑一片,猶如「黑晝」,緊接著,西三旗傳來消息:「下冰雹了,有雞蛋那麼大。」下午五點左右,在甘家口地區,指甲蓋大小的冰雹足足下了十五分鐘。六點時,窗外已是電閃雷鳴,瓢潑大雨傾瀉而下。萬泉河地區的路人告訴記者:「積水已經快沒到膝蓋,根本就上不了路。」而在大慧寺路,積水已經沒過夏利車車輪,司機像開著水艇困難的行進著……

是甚麼導致的這一切

為何同是我們祖先頭頂的這片藍天,同是中華民族綿延聲息的這片土地,雨卻從「潤物細無聲」變成人類的災難呢?「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國人自古以來相信和遵守天人合一,人與天地溶合,相依生存。天道不變,循環有矩;地循天時,四季分明;人尊天地,感恩惜福,所謂「天時、地利、人和」。在中國人的概念裡,天文、地理、曆法、醫學、文學、直至社會結構無不貫穿這一理念。然而,共產黨宣揚「人定勝天」,「鬥爭哲學」,藐視天地自然。毛澤東說:「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與人鬥其樂無窮。」共產黨或許從中獲取了真實的歡樂,而人民卻為此付出慘痛代價。(轉自「九評之四」)

我們從中共的人定勝天,改造山河,亂砍濫伐、堵河填海,長江大壩,南水北調,迫害「真善忍」信仰者,迫害維護老百姓基本權益的人士,物慾的橫流帶來的中華民族道德下滑等等問題中,都可清晰的看到中共違反宇宙規律,逆天意而行的罪惡。

當歷史走到今天,人們在關注「以黎衝突」、「唐山大地震」、「文革四十週年」、氣候反常等問題的同時,更多人在關注一千二百萬人聲明退出中共邪黨組織的大事。特別是能夠洞徹當今中國諸多社會問題之根源、理清老百姓思路的「九評共產黨」一書在民間廣為流傳。前幾天我聽到這樣一個故事,一位軍人在清晨自家的門縫中看到了一本「九評共產黨」小冊子,當軍人拜讀了「九評」一書後,立刻給海外的退黨熱線打來電話,他在電話中不但聲明退出中共邪黨,還表示要直接接受媒體採訪,以表達自己積鬱心中幾十年的肺腑之言。

今天,我們需要拿出自己塵封已久的勇氣和良知,從拜讀《九評共產黨》這本奇書開始,認清天滅中共的必然,同時儘快聲明退出中共邪黨組織,以全新的面貌迎接一個嶄新時代的到來。@*(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李家同:中部山坡——樹木在消失 黃土在擴大
姚明傷癒首次參加合練
組圖2:颶風卡崔娜襲美一週年
最愛爸爸童詩創作 化身筷子雨傘 老爸都願意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