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軍事合作降溫帶給中國機會?

標籤:

【大紀元8月8日訊】(美國之音記者:白樺2006年8月8日莫斯科報導)在俄羅斯決定停止同烏克蘭聯合開發軍事運輸機之後,俄羅斯同印度現在已經基本達成一致,雙方將成立合資企業,共同開發新型軍事運輸機。分析人士認為,俄羅斯退出同烏克蘭的一些重要軍事技術合作計劃,這將為中國從烏克蘭獲取先進軍事科技提供可乘之機。

*俄印將聯合開發新型軍事運輸機?*

俄羅斯著名的伊柳申飛機設計局的領導人最近向新聞媒體透露,今年秋季,俄羅斯和印度將正式簽署協議,聯合開發研製一種新型軍事運輸機。目前兩國已經就這個問題達成了基本一致。為了使這項協議獲得法律保證,俄羅斯還計劃讓議會國家杜馬批准這項協議。

伊柳申飛機設計局的領導人說,俄印聯合開發研製的這種軍事運輸機將以該設計局的伊爾-214型軍事運輸機的設計方案為基礎。這種運輸機的載貨量將為20噸左右,飛行時速每小時能達到850公里,最遠航程為兩千公里。

除了伊柳申設計局外,位於伊爾庫茨克州目前正在為印度生產蘇式戰鬥機的俄羅斯伊爾庫特飛機製造廠、壟斷軍火出口的俄羅斯國防出口公司、和印度的幾家航空企業將共同參與這一計劃,為此雙方將特別成立合資企業。

通過和俄羅斯聯合開發這種軍事運輸機,印度方面將擁有獨一無二的機會能獲得俄羅斯的飛機設計和研製經驗。另外,印度也試圖能藉此機會獲得俄羅斯的運輸機製造技術。印度已經計劃未來在國內生產這種軍事運輸機。為此印度將為俄、印運輸機聯合研製計劃投資將近4億美元。

印度軍方已經計劃採購45架這種運輸機,俄國軍方計劃的採購數量是80架。俄、印軍方評估,到2025年時,這種運輸機的需求量將會超過300架。

這是俄國軍方進行第二次努力來開發研製新型軍事運輸機。俄羅斯和烏克蘭共同合作了10多年的安-70軍事運輸機開發項目已經宣告失敗。俄羅斯軍方領導人不久前曾表示,由於安-70運輸機的技術標準不符合俄國軍方要求,俄羅斯宣佈退出同烏克蘭的這一運輸機聯合開發研製計劃。研製安-70運輸機的烏克蘭安東諾夫設計局已經開始向俄羅斯追討大約5千萬美元的拖欠的研製經費。

*俄為何轉而同印度合作?*

俄羅斯戰略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馬基延科認為,烏克蘭的軍事工業實力非常強大,俄羅斯在武器製造和開發等方面對烏克蘭有很大的依賴,但是在烏克蘭推行面向西方、未來加入北約的戰略後,俄羅斯已經開始對其同烏克蘭的軍事技術合作進行調整,俄羅斯希望能進一步減少在武器零配件供應等方面對烏克蘭的依賴。

馬基延科說:“為甚麼我們拒絕了同烏克蘭的安-70合作項目,現在將積極同印度合作開發同一類型的運輸機?就是因為,同印度合作對俄羅斯來說不存在軍事政治風險性。但是同烏克蘭的合作目前已經開始出現這種風險。

“俄羅斯現在已經採取了這樣一種戰略性方針,那就是在軍事技術合作領域最小程度地同烏克蘭進行接觸。”

*分析:俄退出合作為中國提供可乘之機*

有俄羅斯媒體報導說,北約將不會為自己的軍隊採購烏克蘭的安-70運輸機,北約已經選擇了空中客車公司的運輸機,因此在俄羅斯退出之後,烏克蘭必須要為安-70運輸機尋找出路,在這種形勢下存在著中國將同烏克蘭共同合作完成安-70運輸機項目的可能性。

分析人士認為,俄羅斯退出同烏克蘭的軍事技術合作將為中國提供可乘之機,中國將會利用俄羅斯留下的空白通過同烏克蘭的合作來獲取先進軍事科技。烏克蘭軍工企業過去一直同中國進行很多合作,而且同俄羅斯相比,烏克蘭並不認為中國是其潛在的威脅。

在俄羅斯市場的大門逐漸對烏克蘭關閉之後,烏克蘭軍工企業也將積極尋找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市場擺脫困境,特別是代表烏克蘭東部工業集團利益的亞努科維奇最近再次成為烏克蘭總理,這也將為烏克蘭同中國的軍火合作提供很多方便。

除了運輸機項目之外,印度最近又同俄羅斯簽署了一筆接近兩億美元的合同,將採購28枚巡航導彈。這批巡航導彈將裝備在印度從俄羅斯所購買的潛艇上。但也有報導說,印度會將其中的一些導彈裝備在即將從俄羅斯長期租賃的海豹級核潛艇上。

海豹級核潛艇目前正在太平洋上進行試航。俄羅斯計劃在明年將核潛艇轉交給印度海軍。印度軍方抱怨說,俄國巡航導彈的價格已經必過去上漲了一倍多。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命運的迷霧】命運的有無
風水理論和流派
巫石吉: 清新
巫石吉: 清新 人氣 10
銀彈┼搗蛋 中共得意外交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