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境艱難的失業下崗職工

江海寄餘生

標籤:

【大紀元9月12日訊】自改革進入深化階段以後,國有企業員工下崗失業的原因大多數都是由於政策原因造成的,特別是在國有大中型企業中,下崗失業更是如此。失業者不是由於自身不努力而下崗,他們曾經是模範、先進工作者、單位的骨幹,本想依靠自身的努力和企業共存亡,但政策是無情的,他們或因為年齡太大(說大也不大,到中央都是青年幹部),或因為積勞成疾,或因為單位整體被裁撤,反正沒有一個是自願離開自己勞動了半輩子工作崗位的。

一個買斷政策,幾萬甚至幾千元就把他們幾十年對企業的貢獻抹殺了——他們成了社會無業人員!

一個內退政策,讓當年在退與不退之間猶豫不決的老職工一步不慎就跌入了溫飽線.這些人員中極少有領導幹部。他們原本就是企業最底層的職工——家無積蓄而負擔沉重。如果是公務員,像他們這個年紀,或許可以安享晚年,或縱情山水,或沉於愛好,但是他們是企業下崗失業人員,僅有的那點積蓄只能省了又省,指望又病時能醫已之病,或者是讓孩子們早日讀完大學,早日工作好侍候他們稍有點尊嚴地死去!

幾年甚至是十幾年過去了,這些為我們的改革做出了極大貢獻(連生存的保障都沒有了,還不是極大?)的下崗失業人員都怎麼樣?

一、精神無依靠

1、離開了企業的他們,沒了組織,沒了領導,沒了希望。閒雜時間靠打牌和回憶渡日,等待著上帝召喚的一天。

2、由於失去了企業儘管有些微薄的工資,僅靠前半生的那點積蓄,日漸日少,能不心焦?

3、社會的歧視。這就不用講了。

4、有苦無處訴.看看人民法院關於不受理下崗失業人員同原企業糾紛的決定就可見一斑!

5、心理失衡嚴重。想想自己過去的輝煌和現在的落魄,心裡能平衡嗎?

二、生活無保障

1、就業困難.由於社會就業崗位有限和勞動力的剩餘,要想在千萬軍(包括每年上百萬的畢業大學生)中尋一既能發揮自己專長,又能養家的工作簡直是難上加難.儘管他們曾有過尊嚴,儘管他們過去曾有過榮譽,可是生活的壓力不得不放棄這些,去幹那些最傷人面子的工作。找到工作,還是好的,大多找不到工作的,不計其數。

2、家庭負擔沉重。沒有工資收入,家庭負擔沉重,上有老、下有小,孩子要上學,老人要看病,那樣不需要錢?原有的那點積蓄,早已被過去的幾年所消耗!有的早已一名不文。孩子綴學,老人拖病在床,就是他們真實的寫照。

3、就醫困難.這倒不是醫院太少了,醫生太差了,而是他們根本就看不起病!我就吶悶了,醫院越來越多,醫生也越來越多,可是卻越來越看不起病,這難道是市場化嗎?

三、創業環境不佳

1,沒有人組織他們集體創業,又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少數仍有創業熱情的人,奮力一拼,想獨創一個自己的天地。可是他們太天真了——社會上比他們有錢人多的是,現在都講的是資本的利量,就他們那點積蓄,那經得起市場的考驗?

2、各種稅費嚇人!儘管國家有優惠政策,請問又有誰統計過這些政策的落實情況(國家的統計局,怎麼這些不在統計之列?)?

3、適合他們創業的項目少得可憐.現在的市場,哪個什麼利潤大?房地產、汽車,他們能幹嗎?大部分行業已被各種資本搶佔一空,利潤薄得可以忽略不計!在這些行業,要想和雄厚的資本一搏,除非他有更大的資本,他們有嗎?其它適合他們幹的行業,大多是政府不鼓勵或限制的行業.(登三輪?你問問城管)

4、沒有市場經驗、缺乏流動資金。貸款?像他們這個年齡,且不說銀行是否貸給他們,他們自己能否經受失敗帶來的滅頂之災?

四、畸形就業

由於許多下崗失業人員無法就業,為了生存,不得不幹些法律和道德所不允許的「工作」。做台(我真不想用賣X這個詞去說他們)、賣血、當二奶、偷盜、搶劫等等等等,這些「工作」,有多少是出於他們的真心?什麼叫逼上梁山?什麼叫逼良為娼?形容從事這些工作的人再合適不過了!

五、他們日漸被社會遺忘

1、每年新增的就業崗位模糊了社會的視線.似乎這些崗位是專為他們準備的,可惜啊不是。每年新增上百萬的大學生,還有農村不斷增加的青年勞力隊伍,都在和他們搶工作。另一方面,讓他們和自己的兒子甚至是孫子們搶飯碗,誰願意要?再學習?說這話的人問問他們的父母,還再學習嗎?

2、社會的關心和關注與他們越來越遠,或許,在公眾的眼中,他們比農民好過些,是這樣嗎?是的,他們的積蓄或許比農民要多些(可以看作在一個水平線上),但別忘了,農民有自己生產生活的土地!

《北京之春》06年9月號(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中國第二大油田發生數千下崗職工抗議事件
一名下崗職工的心聲
李劍虹:「和諧盛世」的恥辱與榮耀
溫家寶記者會中國網民關心房價失業反腐問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