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大宗物資現貨價看漲 飼料廠第4季有賺頭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1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十五日電)儘管大宗物資國際期貨價格直直落,但國內包括玉米、小麥、黃豆等穀物現貨價卻因運費飆漲持續走揚,業者預估第4季適逢產業旺季,年底前現貨價格愈小不易,有利飼料業者獲利挹注。

今年以來台灣大宗物資現貨價與國際期貨行情走勢始終不同調,有別以往,今年第一季旺季國內穀物現貨價卻因業者庫存過高一路下滑,直至第三季底才見到止穩回升。

榖物業者表示,由於第4季進入產業旺季,加上散裝船運費飆漲幅度過大,導致整體成本居高不下,就目前合約價看來,榖物現貨價格持續上揚趨勢可延續至第4季。下半年以來緩步向上墊高的趨勢,有利大宗物資業者操作,獲利可望在下半年見到明顯提升,尤其上游進口商及飼料業者受惠最大,國內業者包括統一、大成長城、福壽等均可望成為最大贏家。

隨著國際油價及非鐵金屬價格大幅回檔,大宗物資國際期貨價格從7、8月以來即陸續見到翻轉下滑的走勢,其中尤以黃豆價格跌幅最深,跌幅接近15%。業者指出,黃豆價格下滑的主要因素為庫存量增加預期,10月份南美及美國地區黃豆即將進入採收期,由於今年度氣侯條件良好,在大豐收的預期心理下,賣壓提前出籠,以致國際期貨價格紛創今年新低價。

玉米與小麥雖然也加入回檔修正行列,但由於玉米具有替代能源新需求的支撐以及中國大陸需求成長做後盾,從今年初至今國際期貨價格仍有超過2成的成長幅度。

至於小麥則是今年以來漲幅最大的產品,也是大宗物資此波回檔中,最具抗跌的品項,對此,市場認為主因為今年產地遇到乾旱,影響產出,加上小麥市場規模小,易受到避險基金及對沖基金等市場操作。

榖物業者預期,今年以來大宗物資國際期貨行情價格與國內現貨價背離的走勢,將在今年第4季趨向一致,多頭行情能否延續,明年第一季的走勢是關鍵,中國大陸市場的需求及能源價格走勢是重要因素,其中運費走勢及中國市場是否轉為進口國,是重要觀察指標。

就現階段而言,業者對大宗物資長期看法普遍偏向樂觀,認為長期多頭趨勢並未改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