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消基會:毒菠菜事件 應深入追查產銷體系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2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二十日電)美國生產的有機菠菜遭大腸桿菌感染,消費者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李鳳翱表示,台灣雖然已下令禁止進口、上架,但從生產、包裝、裝櫃、運輸、配銷、上架,再到消費者手中,中間造成污染的管道太多,甚至會污染其他種類和從別的國家進口的蔬菜,這才是最值得深入追查的重點。

美國生產的有機生食菠菜,因感染O157大腸桿菌,已經擴大到21個州,造成1人死亡,感染人數則增加到113人,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警告消費者,生菠菜少吃為妙。

在台灣部份,行政院衛生署下令清查,發現全台4家超市販售這種菠菜,已經下令所有美國進口菠菜下架,在未解除警報前不得再進口,也提醒消費者,如果買到疑似有問題的菠菜,最好退貨,千萬勿生食。

不過事情並非如此簡單,消基會董事長李鳳翱表示,政府只下令禁止進口和上架,但之前在美國原產地,從生產、包裝、裝櫃、運輸、配銷、上架,最後到消費者手中,有太多可能污染的管道。

李鳳翱分析,一個貨櫃內也許不只裝菠菜一種蔬菜,也會有其他種類的蔬菜,貨櫃在台灣進港,先送到集散地和倉儲,大配銷商再用保鮮車輛運送各種蔬菜到小配銷商,小配銷商再依門市、大餐廳、大飯店的需求送貨,門市再搭配其他種類蔬菜或其他國家的進口蔬菜一起上架,所有過程也可能再造成其他種類蔬菜的污染。

面對毒菠菜事件,李鳳翱認為,衛生機關要從整個產銷體系的流程徹底清查病菌污染是否擴散,並非只單純要求禁止進口和下架而已。此外,各大醫院若過去一段時間發現疑似大腸桿菌感染事件,衛生機關也應根據通報回溯追查感染來源,以全盤控制污染情況不再進一步擴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