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模式」在泰國行不通

人氣 5
標籤: ,

【大紀元9月24日訊】(亞洲時報 方德豪撰文) 泰國在9月19日晚發生軍事政變,局勢現已漸趨明朗和穩定。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國際社會多認為政變有違民主原則,但卻有民調顯示有八成泰國民眾支持是次政變。分析指出,有關現象說明一點:泰國上下對被推翻的首相他信所力主的「新加坡模式」,明顯有所保留。

泰國國王普密蓬-阿杜德於22日簽署御令,任命頌提上將為國家管理改革委員會的主席,並要求所有的政府公務員聽從頌提的指揮。

分析人士認為,這意味著管理改革委員會獲得了合法地位。

弔詭的是,雖說是次政變違反民主程序,但有民調稱有八成民眾支持政變,且事件發生後,流亡瑞典的泰國伊斯蘭叛軍領袖也立即表態支持政府,全國最少恢復表面團結。看來,泰國上下對他信政府的管治模式有所保留,甚是明顯。

在他信任內,泰國似乎漸漸走向新加坡的模式:意謂政府著重管治效率,政治以強勢姿態減少政治紛擾,集中以更高的效率發展經濟。有分析認為,他信於1998年 7月14日創辦泰愛泰黨後,其聲勢有增無減,而他信的政治遠景正是待今年滿79歲的泰王駕崩後正式架空國王,成為實際上領導泰國的最高政治領袖,希望「增加政府的效率」。

據說他信個人財產高達22億美元,得到其支持泰愛泰黨具有雄厚財力,其他反對派勢力的財力可謂是望塵莫及。泰愛泰黨在2001年及2005年的大選中兩次勝出。這種漸漸成形的一黨獨大的情況,也有分析家將之跟新加坡的人民行動黨每選必勝的情況相提並論。

自1932年泰國變成君主立憲國家以降,泰國的發展模式確實跟新加坡有所不同。多年以來,泰國都有多個不同的政黨,百家爭鳴,大部份時間泰國都由多個政黨組成的執政聯盟執政。有分析以為,這種百家爭鳴的情況自2005年泰愛泰黨組成一黨政府後告終。

另外,泰國也是一個多種族和多宗教的國家,多年來該國多以柔性方式管治,但泰國總理他信在其任內,一直對南部伊斯蘭省份採取強硬立場。在他信的鐵腕政策下,已經有900人在泰南的暴力事件中喪生,伊斯蘭省份跟他信的關係十分緊張。這種情況明顯也跟泰國上下的主流意見有所不同。

值得說明的是,泰國選民對他信提倡的「類新加坡模式」,也是有一個由愛而恨的過程,泰國百姓對「類新加坡模式」的感覺,似乎也是甚為矛盾。1997亞洲金融風暴後,他信挾豐厚身家成立泰愛泰黨,並於2001年2月起出任首相。他信上台後,一直致力於行政機構的改革和提高行政效率。

2002 年,他信領導的班子出台了「行政改革法」和「部級機構重組法」。與泰國歷屆執政黨及其政府一直吵吵鬧鬧議而不決的情況相比,泰愛泰黨及他信政府自2001 年上台以來,確是表現出較強的執政能力。在他信管治下,從2002年至2005年,泰國的經濟增長連續三年保持5%至6%的水平。

也必須強調,新加坡政府在廉潔方面的普遍評價明顯較受醜聞困擾的他信要高。今年1月底,他信家族涉及股票交易違規、未繳稅而以19億美元把西那瓦集團49%股份出售給新加坡淡馬錫集團。這次事件受到反對派的大力批評,他信的認受程度也大受打擊。

從他信厲行類似新加坡的管治方式但卻遭到反彈和引致國家面對分化危機的例子可以看到,新加坡模式即使在亞洲,也並非是路路暢通,但在民主原則、程序公義、政府效率和亞洲價值之間如何取得平衡,也許是很值得泰國上下以至關心發展問題專家所應該深思的問題。(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貪小利熟女運毒胸前穿梆 遭警移送法辦
泰國前央行總裁有望接過渡政府總理
學生示威活動 泰國軍事政變的最大壓力
傳泰政變領袖擬妥新總理名單  下週呈國王圈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