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基金會駁北京對程翔間諜罪指控

人氣 7
標籤:

【大紀元9月7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海濤2006年9月7日香港報導)北京法院認定新加坡海峽時報記者程翔為台灣中華歐亞基金會提供情報,犯有間諜罪而被判刑五年。但是歐亞基金會負責人趙建民說,這種指控根本不能成立,他們和陸建華本人很熟,根本不需要通過程翔來聯繫陸建華。

北京法院日前以間諜罪判處新加坡海峽時報中國事務首席記者程翔五年徒刑,主要罪名包括:程翔兩千年駐台期間,接受台灣中華歐亞基金會負責人薛宏義和戴東清的“任務”,幾年來,向歐亞基金會提供了大量“材料”,獲取大量“經費”,僅在2004年底就收取了30萬港幣的“報酬”。

*趙建民:對指控感到非常驚訝*

台灣學者、中華歐亞基金會副執行長趙建民說,這種指控讓他們感到非常驚訝,作為研究機構,他們和許多大陸的機構有科學研究關係。他說:“一個基金會,我們做很多的學術活動,包括兩岸的學術交流,包括和美國日本的學術交流。今年內我們就請了十個不同的大陸學術團體來台灣訪問,包括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政治所和法研所,還有上海社科院的團體、四川社科院的團體、廈門大學、福建社科院等等。”

身為台灣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所長的趙建民說,他們基金會執行長張京育、副執行長林中彬以及他本人都是兼職的。他說:“我們沒有需要也沒有能力從事學術交流以外其他的活動。”

趙建民強調,作為研究機構,他們只會委託學者做研究工作,不會讓記者做這些研究工作,至於中國大陸的學者,如果他們願意在台灣出版其研究成果,基金會也會儘量幫忙。

從互聯網上得到的北京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對程翔的判決書中可以看到,法院認定社科院研究員陸建華通過程翔和中華歐亞基金會聯繫,也“洩露”了國家機密。

*趙建民:無需通過程翔找陸建華*

對於這種指控,趙建民說,他們和陸建華很熟,沒有必要通過程翔來聯繫。他說:“我們沒有需要通過程翔先生去找陸建華先生,取得他的研究成果。陸建華先生我們都認識,如果有需要,我們會直接找他。為甚麼要通過程翔和陸建華接觸呢?這毫無道理。”

趙建民說,陸建華去年還到台灣中華歐亞基金會訪問過,完全沒必要經過別人來獲得陸建華的研究成果。

至於程翔得到30萬港幣間諜費用或“酬金”,趙建民說,他們的確付給研究人員稿費。標準是一千字一千到兩千台幣。他說:“酬勞不是特別高,絕無可能給到港幣30萬。”

趙建民說,基金會通常的要求和慣例是請研究人員寫兩到三千字,很少約請寫一兩萬字的文章,因為這對學者來說是很大的負擔。趙建民說,判決書說程翔給他們提供了一百篇文章,但是基金會不會讓一個人寫這麼多東西,因為這對學者的要求和壓力太大。趙建民說,不會讓學術界以外的人寫大量的文稿,因為他們距離基金會的要求“相差很遠”。

*希望和大陸交流不受影響*

至於這次程翔陸建華案件是否會對中華歐亞基金會和大陸今後的交流造成負面影響,趙建民說:“這種交流是非常頻繁的。事實上,在兩岸交流中,我們基金會是最活躍的。在兩岸民間交流團體中,我們做的事最多。中國大陸這樣的做法,我不知道他們的用意如何。我們希望未來民間尤其學術方面的交流,歐亞基金會是兩岸學術交流最大的平台。希望未來和大陸的交流不會受到影響。”

趙建民說,幾乎台灣所有研究兩岸關係和國際關係的學者專家都同基金會有接觸,中國大陸的許多重要的研究機構也和他們有頻繁交流。

趙建民說,基金會執行長張京育和他本人今年7月剛剛到寧夏進行過訪問和學術交流,今年1月,他們兩人也曾到過上海進行訪問,沒有出現任何問題。趙建民還說,從他到基金會以來,他每年平均至少去大陸四、五次,從來沒有遇到任何問題。

相關新聞
港論:程翔案判決使人對中國法治失信心
程翔妻子披露程翔交給台灣資料內容
劉逸明:記者,一個危險的職業
程翔獄中讀書消磨時間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