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簡訊 (9-7)

標籤:

【大紀元9月7日訊】*日超級電腦運算速度將再創新高

日本目前運算速度最快的超級電腦 —「燕」,每秒可以運行85萬億次浮點運算,然而這項紀錄不久將被打破。東京大學資訊基礎中心近日發佈的消息說,運算速度超過每秒150萬億次的超級電腦,將於2008年在日本東京大學啟用,屆時它將成爲日本國內運算速度最快的超級電腦。這台超級電腦是由東京大學、筑波大學和京都大學共同設計的,並從多家企業採購所需部件進行組裝。這台利用多個高性能運算處理裝置組成的大型平行電腦,將用於氣象預測、模擬天體形成等需要大規模資料運算的研究領域。東京大學表示,這台超級電腦的通用運算處理裝置和程式等都將對外公開,並將允許任何人對作業系統加以改進。

*比利時研究:陽光充足令人思維敏捷

比利時列日大學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若房間內的陽光充足,可以讓人思維敏捷,而且變的有精神。研究人員讓100多位受試者在照射陽光21分鐘後,要求這些人完成一份調查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受試者的思維變的更爲活躍,大腦的反應速度也有所增加。 這項研究的負責人吉勒斯‧范德維爾指出,人腦有關注意力和覺醒反應的區域會受光線的影響,多曬太陽可以刺激這一區域而幫助人保持清醒。此外,光線也能影響腦部其它區域,從而改變人體機能,如生理節奏、心跳速度和體內激素的釋放等。對於一整天待在室內的人,應該找機會多曬曬太陽,或是將窗簾拉開使室內日照充足。

*古老冰芯證實:人類活動使大氣二氧化碳劇增

歐洲南極冰芯分析專案負責人艾力克‧沃爾夫日前在英國科學節上說,由南極鑽取的80萬年前冰芯中的氣泡顯示,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在過去200年裏增加了35%。冰芯顯示,在過去80萬年間,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變化相對平緩,介於180~300ppm之間。在工業革命之前,人類活動並沒有對二氧化碳濃度造成明顯影響,西元1000年~1800年間的濃度爲280ppm,現在卻已經高達380ppm。在過去需要花1000年才會增加30ppm的二氧化碳濃度,卻在最近的17年內就增加了這麽多。同位素分析結果顯示,二氧化碳濃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人類大量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二氧化碳是最重要的溫室氣體,科學家普遍認爲其濃度上升是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科技簡訊 (8-9)
科技簡訊 (8-12)
科技簡訊 (8-14)
科技簡訊 (8-16)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