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開放》06年9月號採訪主編金鐘(一)

人氣 2

【大紀元9月9日訊】(自由亞洲電臺記者林迪報導)聯結收聽

香港政論雜誌《開放》今年九月號出版後,記者林迪就雜誌內容採訪了該刊總編輯金鐘。在訪談的第一部分,談到了與該期雜誌同時問世的《毛:鮮爲人知的故事》中文版出版的情況,以及張戎和她丈夫合著的此書與李銳及李志綏所寫關於毛澤東的前兩本書的比較。

記者:金鐘先生,九月份雜誌出來的同時,你們出版了張戎的《毛:鮮爲人知的故事》的中譯本,大家都很關心,尤其她在台灣是有一點阻隔。是不是先請您簡單的介紹一下出書的緣由?

金鐘:1993年,我們六週年的一個晚會上,我請了張戎來演說。

記者:她當時已經寫了《鴻》那本書?

金鐘:是,很出名了,那時她就講了對中國演變的一些觀感。我在致歡迎詞時,我就講了張戎《鴻》這本書取得很大的成功,跟著她要寫毛澤東傳,我們祝她成功。一晃就是十二、三年過去了,她果真就出版了毛傳。今年六月份,她就來香港推銷她這本英文版,我給她做了一個訪問,登在我們雜誌上。

過了一段時間,我就得到消息說,台灣遠流出版社已經拿到了中文版權。到了今年春天,台灣的媒體接二連三的報導,發生了糾紛,作者和出版者之間有矛盾,最後出版社竟然正式宣布放棄。這中間涉及到蔣介石的一個大將軍胡宗南的評價問題,胡宗南的後人有意見,給了遠流那邊很大的壓力。

這樣一來,張戎就給我們發了一份聲明,希望我們刊登,所以我們在今年的五月號就發表了張戎的聲明。就這樣我和張戎就開始了溝通,張戎坦白的說,她希望在香港出版,就問我一些香港的情況,我當然一五一十的向她介紹,我們自己的情況我也跟她介紹,到六月份就拍板定下來了,就決定給我們出。

記者:那現在外界很關注的就是胡宗南的章節,這次你們當中有沒有任何變化?

金鐘:沒有。當然在編輯過程中,我們都研究過、推敲過,有沒有問題,要不要修改?但是最後我們還是尊重作家的意見,基本上保留她原先對胡宗南這個問題及這個事件的寫法、結論都沒有動。

記者:那你們估計在香港官司會不會再次興起?

金鐘:我想在香港是不太可能,香港沒有胡宗南的後人吧。

記者:他們會不會追到香港來?

金鐘:追到香港倒不一定吧。他在台灣當然可以表示,他要再繼續追究當然也可以,所以也有可能。

記者:你們是昨天開始發行的?

金鐘:是。

記者:發行情況能不說明一下?

金鐘:具體的銷售數字還沒有給我,但是狀況我是知道的,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叫:供不應求。

記者:接著談談這本書本身。這一期你在編輯過的文章當中,上面寫了一篇….

金鐘:我這篇這個卷頭語的意思是:儘管中共當局這三十年以來,對毛評價、批評方面一直是壓制的態度,但是還是有一些有膽勢的人在進行著對毛深入的批判,而且這種批判是非常理性的。

我就舉了三個例子,一個是八十年代李銳寫廬山會議實錄,從毛的漫長的一生來講,只是一個橫斷面,他把廬山會議的內幕交待的非常清楚,也非常的驚人。

記者:就是彭德懷…

金鐘:對,就是搞彭德懷,就看得出來這個黨實際上也是非常的殘酷。另一方面也是很卑鄙,就包括周恩來、劉少奇這些人都在內,都是助紂為虐。彭德懷有什麼錯?他是為民伸寃嘛!

九十年代就出了一本李志綏的回憶錄,毛對他是關於私生活的問題差不多是無話不說吧,所以他以這麼個很權威的身份,揭露毛私生活非常骯髒的一面,從道德上也是把毛作一個狠狠的衝擊。

李銳曾經做過毛的秘書,李志綏則是他身邊的保健醫生,他們這兩人的角色很特別,是毛災難性政策的見證人,他們的揭露跟批評當然是很有分量的。

那麼來到兩千年了,就是張戎這本書,張戎和前面兩位李先生是完全不一樣的,是新的一代,雖然她本人也是高幹子女,但是她78年就去英國留學,她的價值觀已經不拘泥於她父親那個四川省基因裡面,更不是在高幹的圈子裡面,她有了更廣濶的視野,她這本毛傳是寫毛的從小到死,這部著作現在看來是有分量。

記者:張戎這本書裡很大的特點就是她資料來源,廣泛的運用國際上,可以說包括高幹在內都無法、很難接觸到的那些,藏在海外的,特別是像共產國際、蘇共的那些檔案資料,那也是最近才開放的。

金鐘:對,她在資料上面有非常重大的突破的貢獻。張戎跟她的先生是本著要深入的去挖掘毛的一些不為人知的事實。為什麼他們要走這樣一條路呢?這裡就是她這本書的第一句話,她說,「毛澤東這個主宰了四分之一人口的統治者,在他的統治下,處於和平時期的中國人竟然有七千萬死於他的統治。」,這句話就說明了她為什麼要去寫這本書。

(據自由亞洲電台錄音整理)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林偉棠:拆毛堂 鞭毛屍 為國人討回公道
胡少江:毛澤東和中國的現行政策
【秦鵬直播】大S和汪小菲離婚 網友為何吵翻?
【熱點互動】疑雲罩三峽 大壩安全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