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路拿暴亂陰魂不散/族群衝突 澳網「開打」

標籤:

【大紀元1月17日訊】〔自由時報編譯魏國金/法新社雪梨16日電〕正開打的網壇盛事澳洲網球公開賽,15日爆發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與希臘裔球迷場邊互毆衝突。在這起事件之前,澳洲也發生一連串族群紛爭,接踵的衝突,使得澳洲民眾憂心,新一波沸沸作響的族群暴力,恐在多元文化的熔爐中爆開。

逾一百五十名球迷在爆發全武行,互扔椅子、瓶子的衝突後,被警方趕出今年第一個大滿貫賽場的墨爾本公園。登在報紙頭版的暴力照片,讓澳洲人回憶起澳洲史上最嚴重的族群衝突「干路拿暴亂」。

2005年12月,白種暴民在雪梨干路拿海灘攻擊黎巴嫩裔青年,演變為一連串激烈的種族衝突。

種族意識 澳洲不定時炸彈

除了人口不滿五十萬的原住民外,澳洲兩千萬公民全是移民或移民者的後裔,然而種族意識有時會凌駕新的國家認同,使得社會不時籠罩在緊張氛圍中。

在澳網公開賽第一天的衝突後,塞爾維亞裔社群領袖帕伐索維奇說︰「我們是澳洲人,並熱愛我們的運動,所有政治的東西不屬於澳洲這裡。」

其實在歐洲裔球迷暴力衝突前,今年以來所發生有關穆斯林、非洲裔與原住民的紛爭,已讓澳洲主要媒體就族群關係議題進行連篇累牘的探討。

上週,澳洲昆士蘭省兩個原住民社區爆發黑白族群對峙,並引發原住民襲警暴動。

之後東部鄉鎮塔姆沃斯的地方議會,因拒絕接納五個蘇丹難民家庭而被指控為種族主義,塔姆沃斯市長崔絡爾說,因為擔心文化差異導致另一件「干路拿暴亂」上演,才拒絕這些非洲人。

此外,澳洲首席伊斯蘭教長阿希拉利上週因奚落澳洲白人的囚犯祖先,而引爆最新一波宗教口水戰。

出生埃及的阿希拉利接受開羅電視專訪時說︰「盎格魯撒克遜人帶著腳鐐抵達澳洲,我們穆斯林是以自由人的身分來澳,我們為自己支付代價,因此應比白人享有更多權利。」

你認為這則新聞:
值得推薦 還可以 沒什麼(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澳網賽 男女衛冕者過頭關 球迷過激打群架
澳洲公開賽  盧彥勳晉級第二輪
澳網賽首輪納班迪恩鏖戰五盤對手棄賽獲晉級
澳網賽球迷鬥毆  警方擴大戒備嚴防再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