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別說你有多強大

十年砍柴

【大紀元1月17日訊】21世紀是中國的世紀,百年盛世指日可待,俄羅斯將無力應對中國威脅……。這是在中國實行改革開放的近30年後的今天,多個境外媒體有關中國報導的標題,其中不乏英國的《經濟學家》、美國的《紐約時報》等非常有影響的報章。

單從資料來看,中國確實發生了巨大變化,正如毛澤東同志所說:我們建立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之上,而今一躍為世界最有吸引力的經濟體,境外媒體在此基礎上給予客觀評價,自然令許多人沾沾自喜,中國似乎不可一世。但在這令人可喜的數字背後,又是怎樣的一番景象?中國真有上述標題形容的那樣強大?官員為政績,當然樂意見到這樣的報導,而我們國人,則不該喪失自知之明。

隨著中國自然資源的消耗,國內的資源早已不能滿足中國經濟日益增長的需要。於是,中國在全球尋找能源,由此得到一些國家的好感,稱中國為一大救星,刺激了其國內的經濟發展。目光短淺的狹隘意識,其實是對世界的不負責任。據統計,目前中國每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的能源消耗為美國的三倍,日本的九倍;就鋼材來說,為美國的5.8倍,日本的2.7倍。可見,中國粗放性的經濟增長方式,在片面追求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是對全球資源的巨大浪費。就是從以上對比來看,中國的科技水平,與美、日兩個國家並不能相提並論。中國強大,我不能不懷疑。

再說,中國引以為豪的如潮水般湧向世界市場的廉價商品,似乎也顯示了中國的強大。不過,在分析了中國商品之所以廉價的原因之後,我們就會得出不一樣的結論。在中國,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就是原材料的價格無論怎樣上漲,中國的出口商品還是一如既往的低價。中國的技術優勢真的無與倫比?答案是否定的。原來,就是對外宣稱中國勞動力成本低,低得令人無法想像。在中國的很多工廠,工人每天工作12~13小時,每週工作六天,而每天的報酬不到三美元。正是官方熟視無睹的這些「血汗工廠」的大量存在,撐起了中國經濟的半壁江山。而這,很顯然,不是一個強大國家的表現。

一個強大的國家,不會無視管理的人性化;一個強大的國家,也不會把優勢建立在壓迫民眾之上。說中國強大,只不過是自欺欺人的話,中國是個「紙老虎」,並不可怕。

轉自《民主論壇》(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俄國東正教洗禮節前夕天氣異常溫暖
未通緝無法助遣返王又曾? 台政院:推託之詞
奧運前  台灣記者赴中國採訪只需受訪者同意
金磚四國普遍不自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