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談死亡 普利策獎作家包可華病逝

人氣 38
標籤:

【大紀元1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岳芸綜合報導)享譽美國逾半世紀的幽默專欄作家包可華(Art Buchwald),1月17日晚間因腎衰竭病逝在華盛頓的兒子家中,享年81歲。他的家人在美東時間1月18日宣布這項消息。

包可華在2006年2月截肢,腎臟也有毛病。醫師告訴他,終其一生,他必須洗腎。他嘗試接受,但很快就決定去安寧病房,平靜地選擇自然死亡。他很感謝那裡親切溫柔的看護,尊重他的決定,並幫他走完人生最後一段的旅程。據上個月台灣《人間福報》報導。

安寧病房不提供治療,只提供照護,包可華在五個月後奇蹟式的出院。他說:「我們每個人都和上帝有個電話熱線,只要它不響,你就可以苟延殘喘一陣子。」

包可華發現,老年人在面對自然死亡,往往看了醫師後不久就想自殺。他說,醫師和護士步入病房時總是板著臉,他的處方?「應該把他們送到迪士尼樂園受訓。」

有評述道,在包可華籌備自己的喪禮等一切後事時,他變成哲學家,思考人生的終極問題,答案很簡單,他到人世走一遭,就是要逗大家笑。「所以我又開始寫作,並發現寫得很棒。」

另據法新社報導,2006年2月,包可華拒絕洗腎,他的醫生當時認為,他將因腎衰竭只有三週好活。到了5月23日,他在例行的《華盛頓郵報》專欄表示:「四個月過去了,連醫生都無法解釋的原因,我的腎臟還在繼續工作。」

包可華幽默的調侃自己有點沮喪,未如醫生所預測將很快死去,他必須再刮鬍子、重寫遺囑、改變喪禮進行的程序,還有,買了一支新手機。

「我從來不知道逐漸死去是這麼好玩。」他表示:「我愈受到公眾注意,我的腎臟也愈受到注意,與其說安靜地走入黑夜,其實我每天都在開記者會。」

撰有《柏楊版資治通鑒》的台灣作家柏楊曾說,要歸功於九年二十六天的牢獄之災,使他潛心讀史,開始對中國綿長歷史的爬梳工作。如果沒有這場牢獄,他認為自己無論怎麼搖筆桿,充其量也就像聞名於世的美國包可華,只是個寫幽默雜文的專欄作家。

「包可華」之名譯自《聯合報》專欄作家何凡之手,1967年起,何凡翻譯美國家喻戶曉的「包可華專欄」,每週一篇,二十年如一日,曾陸續出版十四集《包可華專欄》,總共七百多篇。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77歲仍對蟲子著迷的美國科學家
普利策獎公佈 紐約時報中國報導獲獎
紐約時報駐中國記者獲得普利策獎
報導中共司法制度黑幕 紐約時報獲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