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香港特首選舉分析

梁家傑下戰書 曾蔭權為選舉降溫

【大紀元1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李真香港報導)距離香港3月25日的特首選舉還有兩個多月的時間,民主派首次推選出來的候選人梁家傑議員高調出選,挑戰現任特首曾蔭權,雙方的選前熱身賽已經開始。

雖然曾蔭權遲遲不公佈參選,但本月中透過立法會變相承認參選,又推出「十一五」經濟報告,率團赴江西考察,向北京表忠心。外界分析,目前雙方處於選前僵持期,曾蔭權的選舉策略是減低整個特首選舉的氣氛,避開和梁家傑直接對壘,以求平穩當選。

與此同時,中共中央開始接觸選舉特首的800人選委會成員,展開遊說,務求令到非民主派陣營不失一票。曾蔭權的選委班底已秘密啓動選舉工程,包括裝修競選總部,以及接觸選委等。

遲遲不宣佈參選避風頭

有異於兩年前董建華辭職、曾蔭權補缺時,滿面春風宣佈參選的心態,曾蔭權面對民主派候選人梁家傑的挑戰,至今不肯正式宣佈參選。但對於參選的意向,1月11日,在立法會特首答問大會上,曾蔭權清楚地表示,積極準備參選。

曾蔭權1月18日接受香港無線新聞採訪時又談到角逐連任問題,他表示,現時已全面投入研究政綱。

對於為何不正式宣佈參選,他以政綱不成熟為由迴避。

他宣稱希望自己的政綱「不是只講願景,不講執行;只講開支,不理會收入;只講理想,不顧現實」,而作為負責任的候選人,他一貫的原則是「講得出、做得到」。

泛民主派議員則批評他對民主普選、對平反「六四」、還政於民都沒有願景,藉口困難不做事。特首選舉籌備工作小組召集人、民主黨的楊森說:「我想他(曾蔭權)主要策略上的考慮就是,越遲宣佈,令到梁家傑和他辯論的機會越小,但是我想對香港市民來講就不是太公道。」

時事評論員王岸然接受本報採訪時說,曾蔭權遲遲不宣佈參選,目的是利用現任特首身份曝光,為自己拉票,減少競選支出,因為一旦宣佈參選,一切開支都會計入選舉費用類別。另外,曾蔭權是想令選情不會這麼快升溫,「始終人比較熱衷選舉開始,他不想選舉這麼快升溫,時間越短變數越小」。

他估計曾蔭權會在2月底投票截止前才公佈參選,也有消息指,曾蔭權會在2月14日情人節,即特首選舉提名日當天,宣佈參選。

梁家傑下戰書 促公開辯論

梁家傑大律師批評曾蔭權遲遲不宣佈參選是「猶抱琵琶半遮面」,「變相準備參選」。在特首答問大會舉行3日後,梁家傑在步行籌款集會上,高調對曾蔭權下戰書,要求承諾參與一場公開公平的特首辯論會。

2006年11月11日,梁家傑宣佈競選特首後,經常在街頭舉行簽名活動,呼籲市民支持他及爭取一人一票普選特首。(大紀元記者吳璉宥攝)

梁家傑建議三個原則:第一,開放給所有公衆參與,並邀請所有電子傳媒現場直播整個過程;第二,由雙方一起商討辯論規則;第三,邀請有公信力的人士擔任主持,他認為最佳人選為立法會主席范徐麗泰。

曾蔭權沒有直接回應梁家傑,但近日透過中間人向民主派放話,願意與梁家傑進行兩場公開論壇,但之後雙方均不能再出席其它辯論場合。民主派已即時拒絕,表明梁家傑會出席所有特首選舉論壇,不會理會對方是否出席。

2006年11月21日,梁家傑在香港外國記者俱樂部就參選特首發表講話。(大紀元記者吳璉宥攝)

推「十一五」露董建華影子

在梁家傑下戰書次日,曾蔭權推出《「十一五」與香港發展》經濟高峰會報告,是自中共1997年收回香港後,首次配合中共「十一五」計劃的大型的社會發展行動綱領,引起外界的關注。

報告建議包括充分發揮《大陸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的潛力和善用CEPA所帶來的好處,協助廣東省的港資工廠提升產品質量和科技,以配合大陸日趨嚴謹的環保標準和市場競爭,在「一國兩制」下為大陸和香港兩個金融體系建立互補、合作、互動的工作關係等等。

香港《蘋果日報》以「董建華治港思維死灰復燃」為題,批評報告不乏大量類似前特首董建華年代的經濟口號,成為某某中心等等,是提「假、大、空」建議。報導又指,提出該報告的「十一五」專家小組名單,當中不少人是董建華時代的經濟智囊和謀臣,包括提出「八萬五」房屋政策的行政會議成員梁振英,董建華時期的律政司司長梁愛詩,以及董建華的弟弟董建成等。

香港時事評論員李怡在《蘋果日報》專欄中說,整份報告提出的207項建議,只有幾項有關金融服務業的建議可落實。對於曾蔭權此時發表報告的目的,李怡說:「讓中央看到他的吹水行動綱領,與中央吹水的『十一五』規劃內容接軌,才是重中之重。」廣東話「吹水」,意思是誇誇其談,只講不做。

香港中文大學政治及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表示,港府如果過度倚賴所謂的經濟計劃,便會失去原本市場經濟的意義,而且也會增加北京對香港的控制程度。

民主派特首候選人梁家傑則批評,報告內容有如曾蔭權發表政綱,質疑曾蔭權利用政府資源進行競選。

曾被指越來越聽命北京

此外,曾蔭權還將於1月19日率過百名商界代表團,前往江西省考察,進一步向中共表忠心。江西旅遊資源豐富,有歷史名城南昌、世界文化景觀廬山、以及中共革命根據地井崗山。江西省政府計劃在「十一五」期間大力發展旅遊經濟,令旅遊業成為支柱產業。有報導指,曾蔭權此行,希望推進香港人參與「紅色旅遊」。

據香港電台報導,在中國大陸搞文化旅遊的剛毅集團主席王敏剛,會隨特首考察江西。他說:「江西名勝井崗山是革命勝地,以革命歷史包裝的『紅色旅遊』路線,對歐美旅客有吸引力,本港可扮演中介角色,招攬外國遊客,經香港到江西旅遊。」

不過香港旅遊業議會主席何柏霆表示,港人對「紅色旅遊」未必感到太大興趣,反而江西的綠色旅遊,對港人更有吸引力。

香港時事評論員王岸然指出,曾蔭權的管治哲學越來越親中共:「你看他用人的方式,管治哲學越來越似北京。從人性來說,董建華還比曾蔭權好些,曾蔭權就是一個政客,沒有甚麼性格,只會聽命於他的上司北京。」

轉移競選場地避示威

香港特區政府承認,已著手籌備3月特首選舉投票,政制事務局局長林瑞麟表示,投票將首次安排於香港國際機場旁的亞洲博覽館舉行。以往的投票場所是在灣仔的會議展覽中心。時事評論員王岸然批評,選擇在選離市區的大嶼山舉行,是為了避開示威,減少對選舉不利因素的曝光率,「示威者可能會擔心路途遙遠,車費問題,選擇不去示威」。

曾蔭權還沒公開表態參選,但據聞其陣營已秘密啓動選舉工程,而曾蔭權本人更頻頻出席公開活動,尤其是可以接近選委會成員的場合,例如不同政黨、專業團體、工商組織等舉辦的大小活動,他都不會錯過。而其競選總部,選定灣仔東亞銀行港灣中心28樓,已經在進行裝修,但整層封閉,不讓傳媒拍到照片。

北京緊密接觸選委成員

對香港這場即將進行的特首選舉,據聞,北京異常緊張,特別擔心出現提名票會少過支持票,對曾蔭權不利。提名票是以記名方式進行,而投票選特首時是採用不記名方式進行。如果支持票高於提名票,證明支持曾蔭權陣營的人轉軚支持梁家傑。

香港媒體報導,近日已有中方人士接觸包括民主派在內的選委會成員,評估曾蔭權最多可以取得多少提名票及支持票。

挺曾陣營人士指出,理論上曾可以全取非民主派提名,但相信曾只會爭取500多個提名,以免出現支持票少過提名票的尷尬情況,對曾不利。民主派人士坦言,原則上非民主派選委成員都有可能提名及投曾蔭權一票,但他相信,投票支持曾蔭權的人數,有可能少於提名人數。

冀民主派高調反中共

香港特首選舉被視為「小圈子選舉」,曾蔭權在現有體制下穩操勝券。民主派今次在參選問題上,也有不少爭議,主張參選的民主派認為,透過參選可促使曾蔭權交代政綱,有利推進香港民主化進程;但反對人士稱,參與選舉是認同這種選舉模式,是陪跑,應該杯葛。

超過200名來自政商界及社會活動人士等,1月14日參加步行籌款,撐梁家傑大律師競逐特首。梁家傑的賢內助與他並肩同行。超過200名來自政商界及社會活動人士等,昨日參加步行籌款,撐梁家傑大律師競逐特首。(大紀元記者吳璉宥攝)

超過200名來自政商界及社會活動人士等,1月14日參加步行籌款,撐梁家傑大律師競逐特首。梁家傑亦正式向現任特首曾蔭權下戰書。(大紀元記者吳璉宥攝)

反對「小圈子選舉」的王岸然希望,支持參選的泛民主派應該高調的反對中共,「不要為了選舉而選舉,至少要搞搞遊行,清楚地向北京表達我們的訴求」。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專訪:宋立功談組黨潮及特首選舉
曾蔭權在澳門會陳方安生惹猜測
陳方安生:二零零八年參選特首有一定難度
銷售稅叫停 涉香港特首選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