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油魚事件 印尼不排除驗證人員濫權

標籤:

【大紀元1月31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印尼駐港總領使館表示,在出口油魚的事件上,懷疑是當地出口商應香港入口商要求,將油魚改名鱈魚,事件不排除是印尼當局有人濫權。

印尼海洋魚業部發出的衛生證明上,用拉丁文寫上油魚,英文則寫鱈魚。總領事館稱,可能有官員犯錯。初步調查顯示,香港入口商主動要求印尼出口商將油魚改名鱈魚,事件可能涉及印尼海洋魚業部驗證人員濫權。

香港總領事館表示,目前正在調查事件,若然屬實,會懲罰有關官員,有關出口商亦可能被吊銷牌照。

但香港入口商「海洋行」,則否認曾要求出口商改名。負責人譚先生稱,沒有要求供應商這樣做。

香港海關表示,就百佳超市以油魚作鱈魚出售,已搜集足夠資料,目前正等候律政司的法律意見,確定百佳在油魚標籤加上鱈魚字樣,是否違反《商品說明條例》中的虛假說明條款。海關表示,若有需要將進行刑事調查,如果證據充分,就會對有關商戶提出檢控。

另外,香港海關在過去3日,重點巡查大型超級市場及個別凍肉店,並未發現有油魚被當作鱈魚出售。

而香港另1大型超市惠康,截至前日共收到380宗對油魚事件的查詢,大部份香港市民要求退款,惠康亦已退款。香港惠康發言人表示,只是向入口商「海洋行」入口1種貨品,目前正研究向其索償的問題。香港惠康並已經全面檢測所有出售貨品的標籤。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則表示,收到數百名市民對油魚的投訴及查詢,已經交予律政司研究。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百佳停售油魚 港食環署不排除標籤檢控
香港今日報章頭條摘要
港油魚事件鬧大 百佳出面澄清
香港暫停進口及出售油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