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尚嘉:退兩大步 進一小步:中共繼續加強國企壟斷地位

樂尚嘉

標籤: ,

【大紀元1月7日訊】最近有兩則關於中國國有企業的新聞,值得注意。中國國企的壟斷地位似乎還在加強。

一則新聞就是國務院國資委宣佈,國有經濟對軍工、電網電力、石油石化、電信、煤炭、民航、航運七大行業保持絕對控制力,對裝備製造、汽車、電子信息、建築、鋼鐵、有色金屬、化工、勘察設計、科技等九大行業保持較強控制力。同時宣佈,國資收益將主要用於支付國企改革成本。過了兩天,國資委負責人在答記者問時說,國資委堅決支持把部分國企的收益轉到社保基金。

前一個信息清楚的表明,國有經濟非但不會減弱退出而且還會加強,在那些重要的行業裡國有企業基本上還是處壟斷地位。那麼國有企業究竟有什麼好呢?

效率十分低下

國有企業主要的大的企業基本上都是中央企業。根據國資委統計,央企上半年實現利潤3516.5億元,也就是全年可實現利潤7000億元,絕對數相當大,相對增長也不算慢,達到16%。粗看這些國企的效率效益不低,但是這些國企大多是壟斷行業中的壟斷企業,壟斷的利潤達到這些並不稀奇。如果更進一步作橫向比較,那些國有企業的效率是大有問題的。據《中國金融總體風險評估報告》揭示,中國的國有企業資產利潤率僅相當於發達國家大企業資產利潤率的1/10到1/100。

以上只是國企本身的問題。雖然由於其數額龐大,在整個國民經濟中佔絕對統治地位,而使整個中國經濟顯示出質量不高的症狀,但這還只能算是國企直接引起的問題,表面的問題。而因為國企問題對整個中國社會經濟、對機制體制的負面影響,那才是對中國社會經濟發展致命的。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中國經濟著力轉向市場經濟。市場經濟體制下的企業追求的是企業利潤,講究的是投入產出的效益,其主要途徑是提高勞動生產率。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國有企業,不是不要利潤、不要效益、不願意提高勞動生產率,但是它首先是為了服從上級領導。國有企業領導人能否保住位子或能否得到陞遷當然要看其利潤業績,但主要還是取決上級領導(黨政領導)的提拔。因此,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國企不是不遵守市場法則,而是不一定遵守市場法則。這樣的市場經濟就變得殘缺不全,而因為國企在國民經濟中統治地位,所以整個中國的市場經濟也顯得殘缺不全。這就是為什麼中國的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轉了二十多年還沒完全形成市場經濟的根本原因。

社會矛盾根源

理論上全民所有的國企,現在有時好像表現出是它自己所有,是它企業人員尤其是高管人員所有,因為企業所得的利益基本歸他們,但說到底國企是政府所有。因此無論從歷史沿革的原因還是現實宜於控制的原因,壟斷行業中的壟斷企業總是國企。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做生意照理是範圍越大越好,只在熟人間做是做不大的。然而中國企業普遍的是和熟人做生意。企業總是追求最大利益。對中國企業來說也是一樣。可是搞好縱向關係,從上級那兒取得特許經營,比一筆一筆做生意或提高勞動生產率取得的利潤大的多,也方便的多。因此在中國,即使私有經濟也不是非得通過提高勞動生產率來獲得豐厚利潤的。

政府加上國企,幾乎擁有一切社會資源,然卻沒有私營企業的一樣優越性,即可以方便的把企業利潤放進自己腰包。經過二十多年中國已有了一定規模的與國有經濟同時存在的民營經濟,有了許多與各級領導有著千絲萬縷關係的私營企業。這類企業的建立多半是依仗手中的權力利用由他們支配的國企的輸血,以後的運行和壯大仍然如此。如果依靠市場法則市場競爭,誰也不能保證可以永遠發財。而利用權力與他們支配地國企做生意就方便穩妥多了。至於國企的虧損或低效益則可以用國家的財力不斷修補。在這樣的條件下,不管有多少規定禁令,「尋租」必定大量存在,腐敗現象必然是隨處可見。

在政府加國企再加與各級領導有關的私企的體制下,公私企業普遍的眼睛向上,不一定遵守市場法則,因此整個社會的低效益是必然的;普通勞動者得到的機會也不會是平等的,他們不一定能夠依靠自己誠實的創造性的勞動來獲得自己應該獲得的,他們更多的是必須依靠關係和運氣;而腐敗既則方便又必然,哪裡不腐敗倒成了稀罕事。

現在社會存在三大矛盾是人所公認的:經濟效益低下,能耗原材料消耗世界前列;貧富差距大,機會不平等;腐敗嚴重。從根本上來說,正是政府加國企加與領導有關的私企的體制,造就了這三大矛盾。其中,國企是關鍵的一環,只有消除它或消除它在整個經濟中占的統治地位就可瓦解這個體制,就可形成真正的市場經濟體制,就可緩解消弭三大矛盾。

國企名義上是全民所有,不要說普通百姓對這些國企毫無支配權,即使實際擁有支配權所有權的政府目前從中也拿不到收益。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所有國企二十多年來實行的是「稅後利潤作為國家再投資留在企業內部作為企業發展基金」的行為模式。試想哪個外資企業可以不向投資者交納利潤呢?哪個民營企業的老闆會不收取企業利潤呢?比較起來中國國企條件其實是再好不過了,尤其是那些壟斷行業裡的大企業,設備新規模大,更兼有壟斷利潤,效益出奇之好。巨額效益由國家投資國家支撐而來,其中相當部分卻由企業員工個人享受。如此不公早就為社會詬病。

好不容易拿出一點

三年年前國資委成立,首次提出將要國企上繳利潤。去年年底國資委傳出消息,一切準備工作正在進行,有可能的話,今年中央企業將要向出資人——國家(國資委作代表)繳納利潤。2006年即將過去,國企還是未繳納利潤,看來準備工作還未做好。現在國資委負責人說支持把部分國企的收益轉到社保基金。這就等於說老百姓可以收到國企的收益了。

不過且慢。聽國資委負責人的說明,就可以知道社保基金收到的只是國企收益中的極小一部分,只是把上市國企募得的股本(不是利潤)拿出一定的比例額度換成錢打入社保基金。他既不主張把國企的股權讓出一部分給社保基金,國資委更在前一天決定把國資收益主要用於支付國企改革成本,換句話說,國企仍然是個怪物,自己的收益自己花,與投資人所有者全不相干,只是一次性吐出一點點。

國有企業的種種根本性的弊端可以講是人所皆知了,解決國企也得一步一步來。可是因利益所關,中共當局非但不肯放棄國企,反而在剛剛前進了一小步——讓國企吐出一點的同時,連忙後退兩步更加加強了國企的壟斷地位。

國資委主任李榮融表示,不贊同直接劃撥股權,傾向現金形式,稱相當多企業要保持絕對控股
————————–
原載《議報》第283期 http://www.chinaeweekly.com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草庵居士:中共高層首次承認擔心2008年經濟崩潰
胡少江:國有企業盈利的基礎是壟斷特權
專訪胡星斗:中共特權壟斷 損國害民
中國壟斷行業年終分紅多  學者批福利腐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