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三家銀行財務危機被政府接管

人氣: 45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8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楊明2007年1月8日華盛頓報導)台灣幾家銀行因出現財務危機最近相繼被政府接管。台灣金管會表示,台灣資本市場不會受個別公司申請重整影響,他們有絕對信心控制擠兌現象,維持金融秩序的穩定。不過,有分析人士指出,行政干預只能解決金融機構一時的危機,台灣企業的出路在於政府政策的開放。

*中華商業銀行擠兌風波*

台灣力霸集團屬下的中國力霸及嘉食化公司因為出現財務危機,日前宣佈重整,這兩家公司總計四百多億新台幣的債務,引發投資人的憂慮,存款人蜂擁而至,到力霸集團屬下的中華商業銀行擠兌現金,僅1月5日一天就被存款人擠提了新台幣一百三十多億元。

為了穩定台灣的金融市場,保障存款人的權益,負責監督和管理金融機構的台灣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6號表示,已指定中央存款保險公司接管中華銀行,由金融重建基金處理,將向該行注入資金三百億,使存款人權益完全得到保障。

對於力霸集團屬下的力華票券金融公司,金管會表示,鑒於這家公司有十億元的資金缺口,將由國營的合作金庫銀行和私營的國泰世華銀行共同組成接管小組,從7號開始正式接管該公司。

*楊力宇:力圖避免金融風暴*

美國西東大學亞洲系教授楊力宇博士說,過去一個多月以來,台灣已經有三家銀行被金管會接管,他們是台東區中小企業銀行,花蓮區中小企業銀行,以及中華銀行。他說,台灣政府出面,拯救瀕臨倒閉的金融機構,是要避免1998年底困繞台灣四個月之久的金融風暴。

楊力宇說:“我認為這不是一個孤立的事件。台灣政府很害怕中華銀行風暴,會變成台灣本土金融風暴。如果那樣的話,對台灣的傷害會更大。所以這不是一個單一的事件,中華銀行只是代表台灣30多家中小銀行之一而已。”

*楊力宇:實質問題尚未解決*

過去十多年以來,台灣金融界經歷了前所未有的金融改革,金融機構之間的併吞和兼併,產生了一些規模很大的私營金控公司,對中小銀行的生存構成很大威脅。早在去年11月,中華銀行因為平均資產已跌至負2.5%,被金管會列為問題金融機構,是台灣金融重建基金列管的七家金融機構之一。

西東大學亞洲系教授楊力宇認為,台灣政府用行政干預的手段,雖然能舒緩出現財務危機的金融機構眼下的擠兌問題,但這些金融機構未來的生存和發展仍然是個未知數。

楊力宇說:“政治干預不可能永遠解決問題。現在台灣政府所採取的行動是政治干預,由金管會來注入資金,來暫時解決擠兌問題。但是這實際上是個很嚴重的金融問題。不是政治干預就能解決的。擠兌問題暫時得到舒緩以後,實質問題還是沒有解決。中小銀行的問題還在那裏。所以我說,現在政府採取的行動基本上是打一個強心針而已,並不是徹底解決這些問題。”

*楊力宇:整體經濟取決於對大陸開放*

楊力宇教授說,台灣一些金融機構被政府接管雖然跟台灣出台的大陸政策沒有直接關係,但台灣整體經濟的提升,取決於對大陸進一步的開放,包括取消40%的投資上限,開放台灣八寸晶圓到大陸設廠,開放人民幣在台灣的兌換,以及大陸觀光客到台灣旅遊等。他說,台灣依托大陸這樣一個廣闊市場,必定能上一個新台階。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