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控前三季獲利 國泰金傲視群雄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10月1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田裕斌台北十日)金控業前三季獲利出爐,國泰金控以每股稅後純益 (EPS)3.57元傲視群雄,新光金控卻因認列萬泰銀行虧損超過新台幣40億元,獲利遭重創,富邦金控持有的擔保債權受益憑證 (CBO)遭到清算,令市場對於信用市場再度蒙上疑慮。

今年前三季金控業獲利前三名分別為國泰金、富邦金及第一金控,原本居於領先群的新光金因9月同時認列萬泰銀損失40億元、CBO減損10.3億元,單月大虧28.46億元,EPS降至1.48元,落居第四,這也點出了金控業今年受到萬泰銀及次貸風暴獲利受創的隱憂。

在保守原則下,新光金決議認列萬泰銀虧損40億元,同樣握有大筆萬泰銀可轉債的開發金控,則因9月份在股市行情轉佳的挹注下大賺超過23億元,預估萬泰銀虧損將在第四季認列,損失金額也約達20至30億元左右。

此外,美國次貸風暴並進一步衝擊信用市場,對部分金控業獲利造成影響,富邦金因購買一檔CBO遭到清算,認列25億元損失,所幸投資股市獲利有水準表現,單月仍賺12億元;新光金則是因持有CBO的投資組合中,部分遭到降等,即先行提列10.3億元損失。

針對CBO可能隱含的信用風險,高盛證券估計,近3年台灣的銀行共發行約2012億元的CBO,多數賣給壽險業,以25%認損預估,整體壽險公司可能要提列數百億元損失,富邦金與新光金可能只是開端,後續信用市場的狀況仍牽動金控盈虧。

即使前景仍有陰霾,但部分金控業表現依舊令人驚豔,國泰金今年每一季都賺進超過100億元,前三季獲利已創下金控成立以來新高,中信金控也在財務操作及財富管理業務的穩健獲利下,成功擺脫卡債風暴包袱,前三季稅後純益達128.51億元,EPS1.48元,與新光金並列第四。

整體而言,金控業今年獲利已較去年大幅好轉,包括中信金、元大金控、日盛金控、玉山金控等去年前三季都出現虧損,但今年前三季都已轉虧為盈,金控業最壞時機,顯然已經過去。

相關新聞
是否併台企銀 兆豐金盼財政部明確指示
渣打併購案  法院裁定蔣國樑五百萬元交保
美國校園吹起碩士風
財部公告富邦為運彩銀行 陳菊高度失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