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央大挖到寶 諾貝爾獎同級實驗室及師資入駐

人氣: 2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1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蓉台北十一日電)中央大學校長李羅權以「挖到寶」的心情形容心中的喜悅,主要是今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德國學者厄特爾(Gerhard Ertl)同級的實驗室和曾和厄特爾共事二十多年的台灣學者蔡茂盛及德國學者華特.佛格(Walter Vogel)都入駐台灣,讓中央大學向國際一流大學目標更邁進一步。

中央大學五年五佰億請到兩位新聘的國際師資,包括物理系教授蔡茂盛和德國籍的華特.佛格(Walter Vogel),正好來自厄特爾的實驗室。

連帶兩人原創的「高真空表面物理和表面化學」和「X-光繞射 」國際級設備,也跟著「嫁」入台灣。

蔡茂盛是德國百年歷史的「佛利茲‧哈伯(Fritz-Haber)研究所」實驗室,唯一獲選加入的台灣人。該實驗室隸屬於德國最高學術機構,曾出過七、八位諾貝爾獎得主,1935年代的黃金時期,曾被喻為「科學家的朝聖地」。

蔡茂盛的專長在催化反應、表面物理科學。他在哈柏實驗室工作長達三十七年,光是與厄特爾合作就達二十多年,兩人共同合寫的國際期刊文章就有二十多篇。

他在1980年間花費四年裝設、運轉的「高真空表面物理和表面化學」實驗室設備,堪稱世界獨一無二的精密儀器,主要將能將「Auger電子能譜」與「高能電子繞射」兩功能相結合,可以研究化學構造、化學表面成份分析。舉例來說,像是透過自製催化劑,可促進燃料電池陽極的改善,讓電池能量大為增加。

蔡茂盛在德國退休之後,中國南京大學、德國慕尼黑大學、日本應慶大學都爭相邀約,他最後選擇了台灣的中央大學,主要是來自家鄉的情感。他主動向總主持人厄特爾爭取將實驗室設備運送來台,獲得其首肯,厄特爾認為,「機器要跟對人,才能發揮效用」。

化學系華特.佛格(Walter Vogel)的「X-光繞射」設備,主要在研究奈米催化劑在化學反應過程中的變化,不需取出,就可以在設備之中觀看奈米顆粒大小的變化。這套設備在國際十分罕見,在台灣的大學之中更是首見。

李羅權表示,中央大學不花一毛錢,能夠獲得世界頂級實驗室的設備,且最重要的是,聘請到兩位國際一流的師資。

李羅權說,人才是五年五百億計畫成敗的關鍵,中央大學近年來積極延攬國際人才,目前已聘請五十多位優秀學者到校服務,包括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黃鍔、NASA科學家趙丰等重量級師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