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一日亞洲財經要聞

標籤:

【大紀元10月11日訊】

**巴菲特再降中國石油持股至3.1%

根據波克夏-哈薩威的年報,到去年底為止,波克夏-哈薩威是中國石油最大的非政府股東,持有公開發行股票約13%,價值33億美元,過去三個月來,波克夏-哈薩威公司降低中國石油公司的持股,在9月份更加緊出售,在9月25號仍有5.44%持股,到9月底已經降為3.1%。

**東京9月寫字樓閒置率 降6年低點

日本國土省表示,9月份東京五大商業區的寫字樓空間的閒置率從8月份的2.67%降到2.59%,創下至少6年以來的新低水準,9月份新的寫字樓租金比8月上漲2.5%,說明日本東京地區的經濟景氣維持高位運行,使企業增加對寫字樓的需求。

**中共重拳壓房價 樓市萎縮陷低迷

中國廣州樓市在緊縮新政策不斷的施壓下,交易市場越發失去活力,有更多的廣州市民在高樓價面前卻步,專家分析預測,廣州樓市即將步入深圳交易萎縮的後塵,回想當初深圳在新政策出台前一個月,深圳中原房地產中介的月成交金額是人民幣1億4千萬元,第二個月就減為8千萬元,第三個月更急速下降到只有4千萬元,單是中原地產在短短的兩個月內就因此損失一億的業績,足以證明政策對樓市的影響巨大,將來廣州樓市發展會更加不明朗。

**韓國明年經濟增長5%

根據韓國國開發研究院所公佈的〔2007年下半年經濟展望〕預測,明年世界經濟增長趨勢將放緩,使韓國出口增加率可能停留在9.5%到10%,國內需求預估將保持4%的增長,因此,韓國經濟增長率可能達到和今年基本持平的4.9%到5%,不過由於服務支出持續擴大,可能使經常收支出現26億美元的逆差,將是韓國11年以來第一次轉為逆差。

**中印增產生物燃料 衝擊糧食供應

根據研究報告的預期,到2030年,全球將有7成的石油是被中國和印度所消耗,因此中國和印度都計畫使用更多的農作物製成生物燃料,以促進經濟繼續增長,但是如此一來就必須佔用更多的水源和土地,來種植製造生物燃料的農作物。而,中國和印度都是人口超過十億的國家,而且兩國都面臨水源短缺的困擾,在人口和食物需求增長的情形下,對食物需求的壓力只會愈來愈嚴重,所以增產生物燃料計畫只會使水源短缺的問題更為惡化,因此中國和印度需要重新考慮生物燃料的計畫。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十月四日亞洲財經要聞
十月五日亞洲財經要聞
十月四日歐美財經要聞
十月五日歐美財經要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