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音雅樂有益身心健康

人氣 5

【大紀元10月20日訊】 【大紀元記者澤霖綜合報導】在中國歷史上,雅樂金曲導致人們祛病健身的例子,時有所聞。德音雅樂有益人們的身心健康,在現代祛病健身的奇蹟,則發韌於美國神韻藝術團過去兩年在世界各地的巡迴演出。
  音樂通過其音調能影響人的情緒,早在古希臘時代就為人所注意。他們認為E調安定、D調熱烈、C調和愛、B調哀怨、A調高揚、G調浮躁、F調淫蕩。古希臘哲學家和科學家亞里士多德就推崇C調,認為C調最宜於陶冶情操。
  中國古代,《黃帝內經》中提出了五音應五臟的學說,直接將聲樂的五聲音階(宮、商、角、徵、羽)與人體的五臟(脾、肺、肝、心、腎)結合起來,判斷疾病的發生、發展,並對疾病進行診斷、治療。《素問》記載:「肝,在音為角;心,在音為徵;脾,在音為宮;肺,在音為商;腎,在音為羽。」故古代就有「以戲代藥」的說法。
  台灣大穹文化工作室的《悠遊字在》對音樂的「樂」字進行了解析,音樂是古人用來治病的方法之一,生病的人聽了優美的音樂之後可以改善病情,後來古人在「樂」字上頭加上「草」,就演變成「藥」字。
  關於音樂對人的情緒的影響,有人曾選用290種名曲,先後測試過兩萬人,都引起聽者的情緒變化。情緒變化大小與被試人的欣賞能力的高低成正比。
  「音樂治療」(music-therapy)的術語,是四十年代才正式出現的。美國音樂治療學會所羅門說,全美最早的音樂治療課程於1944年在密西根州立大學創立。二戰期間,音樂治療在退伍軍人醫院逐漸普遍,醫生對音樂的能力發生興趣,發現它能治療身心有問題的士兵。五十年代美國首次有「音樂治療家」的文憑。現代音樂治療把音樂作為一種活動療法,即通過具體的音樂活動來求得療效。音樂治療是針對病理的治療,不是病態的治療。它注重的是人的整體,而不是某一部分。通過對人的整體乃至生活環境的調整,使其取得協調一致,從而消除心理的與身體的病態,這與東方醫學有異曲同工之妙。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音樂都有治療的效果,20世紀初,德國著名的生理學家和心理學家赫姆霍茨,以及後來的一些科學家曾對聲音對聽覺器官和聽神經的作用進行過深入而詳盡的研究。他們發現音樂的生理作用首先是通過音響對人的聽覺器官和聽神經的作用開始的,進而才影響到全身的肌肉、血脈及其他器官的活動。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MTV樂翻天再添星光  莫文蔚吳克群等加入
合法背景音樂免費下載   部落格免觸法
陳郁秀接掌高雄世運會開閉幕典禮藝術總監
會見吳佩璇  楊秋興籲企業贊助藝文活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