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胡錦濤不可能傾向加緊進行民主改革

標籤:

【大紀元10月2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琳紐約二十二日專電)「紐約時報」駐北京記者周看分析,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全國大會所傳達的信息不是要改變,而是接續以往。他認為,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不可能傾向加緊推動真正的民主及進行內部改革。

周看指出,中國的一黨專政仍是列寧式的統治模式,每五年開一次的黨大會是確認黨的領導階層在政策及人事方面的決定。經過幾個月的秘密協商,最高決策的政治局常委九人名單在今天公佈。其實這些任命都是早已定案。

他指出,共產黨統治中國五十八年,雖然其根基淺薄的經濟在不計一切的擴張,黨卻愈來愈固守成規、讓人容易看穿,而且更講究儀式。所有的決策都是由少數掌權的人集體決定。他們希望能有高經濟成長、不受結盟約束的外交政策及政治穩定。

胡錦濤作為中國領導人的前五年裡常常強調,鄧小平在一九八零年代推動的一切以成長為先的理論是有副作用的。太多的工人及農民並沒有得到長期經濟繁榮的好處。共黨應該透過政府資助的退休金制度、保健制度及教育來讓這些弱勢獲益。

分析指出,胡錦濤也曾試著管束那些表面敷衍卻自行其事的地方政府。他希望推動一些事務由中央統一決策,降低政府投資的浪費,並且減緩污染工業的擴散。雖然有些方面有進展,多半的改變還是要在領導階層有充份的共識後才有增進。

周看認為,在黨大會的進行中看不到太多有關加速改革或是大幅脫離傳統的跡象。即使政治局常委名單一新,也未必意味胡錦濤掌握推動改革的新力道。

前美國國家安全會議亞太資深主任李侃如指出,「他知道應如何推動制度向前。但是,他是否願意強硬起來,卻還不明朗。」李侃如認為,胡錦濤只想點出廣泛的原則,讓別人去執行。

相關新聞
17大胡報告捨「增長」意謂去江化?
杜導正:胡錦濤十七大報告對左派寸步不讓
胡錦濤與趙紫陽  中國政改靠誰?
17大與中國政局:軍備擴張與兩岸關係(1)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