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兩油商聯合訂價 涉勾結行為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2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孟倫/台北報導〕國內油品市場目前由台灣中油與台塑石化兩家雙占,根據朝陽科技大學的一份碩士研究論文指出,台灣埃索環球石油公司曾進駐的一年多內,各家的油價大多不同,明顯存在價格競爭;埃索退出後,中油、台塑兩家訂價幾乎相同,符合經濟學上的張伯倫(Chamberlin )的「雙占市場」理論,即已經產生「勾結行為」。


圖為中油加油站。//自由時報

埃索退出 售價一致

張伯倫是在一九四六年提出有關「獨占競爭理論」,他認為,廠商在試圖改變價格或產量時,必定會意識到自己做的決策,將引起對手作出相對反應,而使利潤下滑;因此,廠商之間會從事聯合行為,以謀求聯合利潤之極大化,也就是聯合定價行為與「獨占廠商」無異,也讓消費者無從選擇。

我國在2001年「石油管理法」完成立法後,同年年底開放油品進口,2002年起油品市場開放自由化,美商愛克美孚公司(EXXON )透過新加坡子公司轉投資的台灣埃索環球石油公司,進軍台灣油品市場,並於2002年4月初開始對國內市場供油。

由朝陽科技大學一份企業管理研究所研究生徐穩勝執筆、顏吉利教授指導的論文「台灣地區車用油品市場訂價行為之實證分析」,將2000年8月2日起到2004年3月26日間,國內油品市場共計三十一次價格調整行為,套入經濟模型加以研究與分析。

19次調價 15次相同

分析時間則區分三段,為埃索公司成立前中油、台塑「第一次雙占」、埃索成立後的「三占」市場,以及埃索退出市場後的「第二次雙占」時期。

結果發現,台灣埃索到2003年7月中旬,宣布退出台灣市場,存在時間雖僅一年多,國內油品市場共出現十二次價格調整,其中只有三次在調整後價格相同,價格競爭行為明顯。

但在「第一雙占」與「第二雙占」時期,中油、台塑共計十九次價格調整行為中,有關九五無鉛汽油與九二無鉛汽油的調價結果,相同次數達十五次,符合經濟學上的張伯倫的「雙占市場」理論。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