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两油商联合订价 涉勾结行为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0月29日讯】〔自由时报记者王孟伦/台北报导〕国内油品市场目前由台湾中油与台塑石化两家双占,根据朝阳科技大学的一份硕士研究论文指出,台湾埃索环球石油公司曾进驻的一年多内,各家的油价大多不同,明显存在价格竞争;埃索退出后,中油、台塑两家订价几乎相同,符合经济学上的张伯伦(Chamberlin )的“双占市场”理论,即已经产生“勾结行为”。


图为中油加油站。//自由时报

埃索退出 售价一致

张伯伦是在一九四六年提出有关“独占竞争理论”,他认为,厂商在试图改变价格或产量时,必定会意识到自己做的决策,将引起对手作出相对反应,而使利润下滑;因此,厂商之间会从事联合行为,以谋求联合利润之极大化,也就是联合定价行为与“独占厂商”无异,也让消费者无从选择。

我国在2001年“石油管理法”完成立法后,同年年底开放油品进口,2002年起油品市场开放自由化,美商爱克美孚公司(EXXON )透过新加坡子公司转投资的台湾埃索环球石油公司,进军台湾油品市场,并于2002年4月初开始对国内市场供油。

由朝阳科技大学一份企业管理研究所研究生徐稳胜执笔、颜吉利教授指导的论文“台湾地区车用油品市场订价行为之实证分析”,将2000年8月2日起到2004年3月26日间,国内油品市场共计三十一次价格调整行为,套入经济模型加以研究与分析。

19次调价 15次相同

分析时间则区分三段,为埃索公司成立前中油、台塑“第一次双占”、埃索成立后的“三占”市场,以及埃索退出市场后的“第二次双占”时期。

结果发现,台湾埃索到2003年7月中旬,宣布退出台湾市场,存在时间虽仅一年多,国内油品市场共出现十二次价格调整,其中只有三次在调整后价格相同,价格竞争行为明显。

但在“第一双占”与“第二双占”时期,中油、台塑共计十九次价格调整行为中,有关九五无铅汽油与九二无铅汽油的调价结果,相同次数达十五次,符合经济学上的张伯伦的“双占市场”理论。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