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種姓制度遺害深 賤民飽受高階欺凌

人氣 19
標籤:

【大紀元10月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郭傳信新德里特稿)印度政府為廢除傳統種姓制度,不但對低種姓人民採取考試及就業保障名額,並且提供金錢補助,以鼓勵種姓通婚,但政策歸政策,種姓制度遺害依舊瀰漫社會各角落,尤其是不同種姓男女相戀或成婚,不但個人面臨生命安全威脅,低種姓家庭及鄰里也遭株連。

在印度中部中央省(又稱馬德雅省)沙賈布爾地區的巴普恰村,是一個以高種姓雅達夫社區為主的村落。為表示民主與文明,雅達夫社區同意村長老委員會主席由村中賤民出任,並且選出賤民為地方民意代表,彼此相安無事。

直到兩個月前,村中一賤民階層人家的男孩與雅達夫人家的女孩相戀。儘管村民無論貴賤都反對兩人交往,但熱戀中的兩人置若罔聞。八月中旬,女孩的屍體在當地賤民巴伊經營的苗圃水井中被發現。男孩立即以殺人罪嫌遭到警方逮捕。

但巴普恰村的賤民社區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巴伊苗圃的兩萬多株樹苗全遭摧毀殆盡,在此同時,所有賤民的住戶和農地也都遭到雅達夫人破壞和劫掠,村長老委員會主席巴伊也遭到生命威脅,與一些心生恐懼的賤民家庭連夜逃離巴普恰村。

直到近日,巴普恰村的事件才為外界知悉一二。據仍在居家看守的村長老委員會主席巴伊的妻子蔓柯,日前接受媒體訪問表示,過去兩個月來,村中賤民生活在恐怖之中,噤若寒蟬,無人敢向警方報案,地方民意代表也默不作聲,因為巴普恰村所在的沙賈布爾地區的區長是雅達夫族人。

不過,蔓柯也表示,由於自己家裡和農地幾乎已被破壞劫掠一空,故約在十天前,她鼓起勇氣向警方報案,但警方至今並未採取任何行動。

沙賈布爾地區警官艾爾瓦承諾接獲村民報案,也知道村中發生劫掠和破壞。但他同時表示,「巴普恰村的情勢目前已恢復正常」。

據蔓柯表示,自少女死亡事件發生後,雅達夫社區已決定,任何與賤民來往者,即使在路上相逢交談,一律罰款一千盧比(二十五美元)。這對日均收入不及兩美元的印度鄉村居民而言,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問題顯然依舊存在,巴普恰村的種姓對立衝突何時能解,賤民的噩夢何時能除,無人知曉。

印度的種姓制度,歷史長遠且嚴密苛細,主要在於印度教篤信因果與輪迴,即一個人出生於何種階級乃由前世的行為決定,而這一世的行為,又會決定下一世投胎在那一個階層,不斷循環。但社會學家認為,這是高階箝制及便利統治低階的一種愚民策略。

種姓制度把人分為四大階級:最高階「婆羅門」相當於祭司、學者;「剎帝利」相當君主、軍人;第三等「吠舍」泛指商人、工人;第四等「首陀羅」就是奴隸和不同種姓通婚生下的子女。

另外還有被排除在階級之外的「賤民」,他們被禁止與其他階級的人一起飲食和接觸,一如痲瘋病人。

不同種姓之間不通婚嫁,這是因為高等種姓注重門第,嚴防血統混雜,自認階級較高的,會排斥他們覺得地位不如他們的人,而跨越種姓的婚姻通常會被社會排斥,他們的子女也因此常遭到歧視。

面對外界的質疑與批評,印度高等社會人士會辯稱,種姓制度在法律上已被廢除,實際生活上已無人注意。其實不然,它依舊存在於廣大民眾的生活之中,尤其在印度,百分之七十人口與百分之九十賤民居住的農村。即使在都市的角落,種姓制度的陰魂依舊可見。

印度德里大學社會學者桑圖西曾經告訴中央社說,種姓制度源自印度教輪迴之說,換言之,是神的意旨,因此除非不相信神的存在,否則種姓制度將難以在人們的心頭上根除。但世界上任何宗教都不可能否認神的存在。

桑圖西也表示,部分由於政府的法令改革,但主要是隨著外界資訊傳播的影響,以及現代生活的轉變和互動,種姓的界限在都市中確已不如過去嚴苛,但這種在印度早已根深蒂固的傳統社會思維,短期內不可能徹底根除。

相關新聞
印度種姓意識作祟 高種姓燒毀賤民房舍洩憤
種姓制度惡習 印度教師潑灑牛尿淨化學生
印度土著要求改善地位 六人遭警射殺
印度窮人的悲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