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無家可歸者減少 民間組織有功勞

標籤:

【大紀元11月10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致遠2007年11月9日華盛頓報導) 聯邦政府發佈的一項報告顯示,在美國全國的無家可歸者人數有所減少。美國各州、市、縣一直在為解決無家可歸者的問題採取各種措施。

馬里蘭州蒙哥馬利郡無家可歸者聯盟是一個民間慈善機構,致力於防止和結束無家可歸現象,並且為有需要的人提供無償幫助。調查顯示,過去一年裡,蒙哥馬利郡的無家可歸人口減少了,與此同時,接受永久住房幫助的人數繼續增加。

蒙哥馬利郡無家可歸者聯盟發展及公共事務副主管莎拉.馬欣對中文部記者說:“我們在整個地區進行了單日清查,查點全地區無家可歸者的人數。上一次是今年1月,我們當天清點的男女老少無家可歸者一共是1139人。”

*兩種途徑*

馬欣說,她們的組織通過兩種途徑努力結束無家可歸的狀況。她說:“第一就是直接為無家可歸者提供服務。去年,我們為1600名無家可歸的男女老少提供了臨時住房和服務。另外一個途徑就是為其它機構提供教育培訓,例如舉行研討會,介紹如何為無家可歸者提供服務。”

蒙哥馬利郡無家可歸者聯盟發展及公共事務副主管馬欣介紹說:“我們有7個服務項目,每個項目都不一樣。我們有一個緊急收容所,需要的人可以隨時住進來,沒有時間限制,食物則是由志願者和捐助者免費提供。我們在那裏提供各種服務。”

馬欣還說,蒙哥馬利郡無家可歸者聯盟還有一個居住過渡計劃,無家可歸者可以在那裏住一段時間,那裏的服務更加齊全,另外還有永久居住計劃,實際上就是給無家可歸者安排一個家。他們可以在那裏永遠居住下去。

*因人而異*

無家可歸的情況因人而異。但是,作為一個組織,蒙郡無家可歸者聯盟提供教育和諮詢以及各種具體的幫助。他們有100名工作人員,每年還有數以千計的志願工作者加入他們的行列。他們今年的預算是800萬美元,80%來自政府,20%來自民間。

馬欣為她們出色的工作感到驕傲:“我們非常瞭解社區人們的需要。我們能夠對無家可歸者的需要迅速做出反應,採取實施措施。”她還說:“一個例子就是我們的緊急收容計劃。我們過去只有一個拖車式活動房屋,只在冬季使用。車上人滿了,我們就買了第二個拖車式房屋,然後又滿員了,所以我們一共買了3個。我們給活動房屋裡的人發放毯子御寒,但那畢竟不是久留的好地方。”

蒙郡無家可歸者聯盟創立了一個獨特的服務項目,這就是被稱為賽尼卡山莊的公寓大樓。在郡政府的幫助下,他們買下了一座大樓,進行了徹底裝修,改建成40個單元的公寓樓,為40名單身無家可歸者提供長期住宿。那裏幾乎都是殘疾人。還有17個公寓過渡套房提供給無家可歸的家庭,他們在那裏最多可以住兩年。另外,還有兒童照顧設施,每星期開放5天,每天開放14小時。馬欣和她的夥伴們為此付出了許多艱苦的努力。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得獎紀錄片《國有器官》6月18日曼哈頓影展上映
紐約州政要相繼表態支持恢復蒙面禁令
「結束暴政」 洛城舉辦中共百年暴行圖片展
洛杉磯山火蔓延至1.2萬英畝 上千人撤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