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姬印象》獲紐約國際電影節兩獎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1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世桑新澤西報導)11月11日在紐約昆士(Queens) 地區Astoria的電影博物館(Museum of The Moving Image)舉辦的昆士第五屆國際電影節(The Queen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閉幕和頒獎典禮上,來自中國的影片《別姬印象》( Impression of Bieji) 的女主角李桂平(佤族與布朗族的後代)和男主角扮演者王黎清(首次擔任演員)獲得了佳獎﹔聚電影導演和編劇於一身的華裔馬祥生(Jason Xiangsheng Ma,回族)獲得了最佳影片獎。


觀看電影的部分紐約新澤西云南同鄉會成員﹐電影節的相關組織者和參與者以及獲獎者同馬祥生(戴圍巾男士)合影留念(攝影﹕世桑/大紀元)

由於劇組人員大陸赴美簽證手續未成,當晚只有馬祥生一人從其居住地區加州洛杉磯與親友趕來代表大家領取獎項。馬祥生也成為當晚最引人注目者之一。聞訊趕去觀看電影的馬祥生家鄉朋友—-部份紐約新澤西雲南同鄉會成員以及電影節的相關組織者和參與者,在頒獎之後一起參加了在Cavo Cafe Lounge舉辦的慶祝酒會。


觀看電影的部分紐約新澤西云南同鄉會成員﹐電影節的相關組織者和參與者以及獲獎者同馬祥生(戴圍巾男士)合影留念(攝影﹕世桑/大紀元)

馬祥生,雲南人,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後在雲南藝術學院任教,1987年到香港,1999 年到美國。在四川美院時,和同學陳衛閩合作的油畫《尼柯赫—-婚禮》中,對野獸派色彩的採用,不只是表現了少數民族的美麗服飾,而且還表達了回族在文革之後又恢復了可以結婚、生兒育女這種做人的權利之意境,屬於「四川畫派—-鄉土繪畫」之列。現在是中國美協會員、英聯邦藝術家、中美人員友好協會理事,其繪畫作品以及雕塑作品曾經被法國、美國、阿聯酋等國的博物館收藏。他本人對電影情有獨鍾,曾經以拍廣告為生,有「萬寶路」,「萬事發」,「百事可樂」,「飄柔」等一系列的影視廣告,多次獲獎。這些經歷中萌發了製作一部真正電影的念頭,後來雲南省昆明市西山區的一個地產公司屬下之良黎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05年底計劃投資850萬元拍出一部反映雲南本土特色的影片,力圖通過聯合攝製影片,搭建與企業合作的平台,打造高品質電影藝術精品和影視拍攝基地、開闢地區影視製作市場,向世界宣傳介紹雲南,加快地區文化產業的發展,這給了馬祥生一個千載難逢的圓夢機會。他們還放棄之前已經定下劇本, 決定採納馬祥生所寫,一個雲南老一輩人都耳熟能詳的張沖之真人真事。


馬祥生在典禮上觀看自己的影片時與兩個女兒合影(攝影﹕世桑/大紀元)

拍片準備了半年,開機於2006年4月,兩個月的時間就告關機。影片中除了西洋人眼中的少數民族男女愛情纏綿故事之外,還有許多吸引大家的法國人100多年前修建的雲南滇越鐵路和沿線的之昆明西山區、石屏、蒙自和河口的秀麗風景。2006年秋首演之後即被中國的影視專業人員稱為真正反映了雲南「土得掉渣,洋得要命」的文化特色。也正如馬祥生獲獎後接受媒體採訪時說的,這個追求「原生態」表現手法和採用「土演員」拍攝影片,是通過一個法國青年神父的視角,反映現代文明和原始部落中西各族裔「包容」心之下的和平共處和人類母子之愛可以戰勝「殘殺」的故事,除了講出「每種文化都有其存在價值」和「任何時代和地域人們都渴望和平」的道理,還反映了人類社會發展的現實﹕文化的融合和碰撞以及人性的互相發現,比政治上的弱肉強食遠為複雜。

為期一週的電影節,報名參展的影片共有2000多部,最後評選出110部,包括記錄片、劇情片、動畫片等,堪稱皇后區規模最大的影展,自8日至11日分別在皇后區不同的地點放映。此外還配合多項活動,包括各種主題座談會、影壇人士派對聯誼、名編劇著作簽名會、爵士音樂表演、閉幕晚宴等。其中兩部中國片入選,另外有由北京電影學院師生共同攝製的記錄片「我的夢」(My Dream)記錄中國殘疾人「千手觀音菩薩表演藝術團」的真實生活。馬祥生的《別姬印象》是電影節的壓軸片,看片的多是好萊塢有地位的業內人士和評論權威。由於奧斯卡參賽影片傳統上主要在美國西海岸巡迴放映,「昆士國際電影節」一向被視為奧斯卡參賽片美國東海岸「拉票」的最重要一步,因此影響頗大。

附﹕
故事梗概
  
一個現代法國青年,帶著他的先輩貝爾納神父於上世紀20年代初在雲南拍下的黑白老照片和一本筆記,從中國雲南河口口岸入境,沿著先輩的足跡展開了他的雲南尋秘探源之旅。
  
時光倒流,那時年青的貝爾納神父,帶著一本聖經、一部照相機,從現代文明的浪漫之國來到原始蠻荒的神秘之地雲南傳教。他自認真理在握,深信自己的信仰才是全世界最正確的信仰;他的價值觀才是全世界最正確的價值觀。他認為自己是奉天主的旨意,特來雲南這個「蠻荒、貧窮、落後但是又充滿神秘色彩之地」傳播福音、拯救眾生。
  
然而,因緣際會,他竟然無意間見證了一段淒美悲壯的愛情故事。彝族青年戰少衝為官府陷害,被逼上山加入匪幫。彝族公主諾珍與之深深相愛,不惜離家出走,跟隨少衝落草為寇。從此二人打家劫舍、劫富濟貧,令法國殖民者頭痛不已,成為當地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 後來諾珍難產,少衝冒險劫持火車前往昆明。火車被官兵團團圍住,諾珍死在車上,悲痛慾絕的少衝抱起諾珍走下火車,撇開全副武裝的官兵。……,人人都被「人性」戰勝「屠殺」的結尾所感動。
  
這曲愛情絕唱讓貝爾納神父產生了疑惑,在鴉片戰爭打開了中國緊鎖的國門,法國的殖民勢力藉機進入雲南並且獲得諸多特權的歷史背景之下, 他看到少數民族質樸率真、嫉惡如仇的性格,感受到超越種族、宗教之上的偉大人性﹔也看到了法國殖民者帶來火車、西醫等西方文明之時也帶來了貧窮、歧視和掠奪。貝爾納為其在雲南的所作所為感到羞愧,他在筆記中寫下了其心靈的極度震撼和反省:每一個民族的文化都有其存在的理由,每一個民族的信仰都值得尊重。
  
時光返回。現代法國青年滯留在雲南境內一個名為「別姬」的小站內。他恍惚看見少衝已變身一名車站列車員,而諾珍則成了帶孩子的當地普通婦女。在少衝的呵斥聲中,諾珍笑笑走開,不置可否。面對法國青年拿出的、少衝和諾珍當年的定情排扣,他們都顯得無動於衷,這是喝了孟婆湯後的幾世輪迴,還是法國青年異國旅途中的一次精神幻像?在神秘的雲南,這一切,似乎都有可能。

電影節手冊介紹

一法國青年,帶著先輩貝爾納神父遺留下的老照片和手記,沿著滇越鐵路開展了他《別姬印象》的探尋之旅……

上世紀初,貝爾納神父自恃真理在握,深信自己的信仰才是人類唯一正確的信仰;自己的價值觀才是人類唯一正確的價值觀。他是奉天主旨意,特來中國雲南這個貧窮落後的蠻荒迷信之地傳播福音 ,拯救眾生的。而隨著他一步步深入雲南,他直面了沒落的部落王子—-彝族熱血青年少衝和當勢的彝族公主諾珍充滿傳奇色彩、淒美悲壯的愛情絕唱;他捲入了西方列強殖民主義入侵中國的”配套工程”;他體驗了”影子都督”四姨太的干政弄權;他目睹了貪官污吏將人逼上樑山……

貝爾納被這裡天生天養的少數民族質樸率真的、敢愛敢恨敢活的性格深深感動了,並且被超越種族、宗教之上的人性深深震撼了。但是這位曾經是一名發誓獨身的神父,也在不自覺中終於擋不住本性的慾望,違背教規地暗戀上了美麗的諾珍,人性的原始慾望面前,他忘記了他曾向天主發過的「三絕誓言」。後來他在不自覺中開始反省。

出品人 Producers 王黎成 Wang Licheng
顧問 Advisors 丹增 Dan zeng 王世昆 Wang Shikun
監製 Production Executives 楊照輝 Yang Zhaohui 熊晶 Xiong Jing 張碧偉 Zhang Biwei 王黎偉 Wang Liwei
策劃 Associate Producers 蔡德生 Cai Desheng 馮美瓊 Fen Meiqion 吳偉峰 Wu weifeng 王海波 Wang Haibo
製片人 Producer 王自良 Wang Ziliang 王黎青 Wang Liqing
執行製片人 Executive Producers 鄒天福 Zou Tianfu 王琳琳 Wang Linlin
民俗顧問 Cultural Advisors 張烏谷 Zhang Wugu 竇光華 Dou Guanhua

編劇 導演 Screenwriter & Diector 馬祥生 Ma Xiangsheng
領銜主演 Starring 王立青 Wang Liqing 李桂平 Li Guiping
主演 Also Starring 李能歡 Pierre-Françõois Meõtayer
攝影 Director of Photography 楊尉 Yang Wei
美術 Production Designer 蘇江華 Su Jianghua
作曲 Music 蘇雋傑 Su Junjie
剪輯 Editors 陳曉紅 Chen Xiaohong 徐迅雷 Xu Xunlei
錄音 Sound 歐麗芬 Ou Lifen

諮詢﹕
www.queensfilmfestival.com
Film web: www.impressionnfbieji.com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訪香港專業紀錄片女導演張虹
專訪《真相》導演張詠中夫婦
凱辛娜民主黨俱樂部背書造勢  孟昭文:我是社區夢想家
提前投票結束 金兌錫偕家人投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