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京:誰為中國的金融危機買單?

梁京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11月21日訊】溫家寶最近對中國股市的干預,不僅招致許多人的不滿,而且還加深了一些人對金融危機爆發的憂慮。中國經濟評論界的才女葉檀新近發表的一篇評論的題目是:“過度擠壓資本市場泡沫會讓銀行垮臺”。

葉女士是中國輿論界一顆閃光的鑽石。她不僅有真才實學,而且敢於仗義執言,這在中國的語境下十分難能可貴。但是,言多必失,葉女士的這篇評論雖有可圈可點之處,但題目中就有兩處明顯不妥。第一是溫家寶根本就不敢“過度擠壓”資本市場的泡沫,他只不過是想抑制股市繼續瘋長。如果股市跌過了頭,只要他一聲令下,基金就會大舉買進;第二是中國的官辦銀行也不會垮臺。這一點,有讀者在議論中也已點到。

葉女士評論中涉及到的幾個問題,確實是大家目前都十分關切的大問題。一個問題是中國的金融危機是否已經臨近?一個是這個危機會以什麼方式爆發?比如說,會不會以葉女士所說的銀行危機的方式爆發?再一個問題就是誰將為中國的金融危機買單?

若干年前,海外曾有一種議論,認為金融危機可能是觸發中國全面政治危機的一個重要導火索,而中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將把點燃這個導火索的機會送給國際資本。現在看來,這種看法與中國體制的實際邏輯,相去甚遠。中國的體制,雖然披上了許多現代社會的外衣,但在實體上,沒有改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實質,只不過應該換幾個字,那就是“普天之下莫非黨土,率土之濱莫非黨奴”。這樣的體制,雖然也會發生金融危機,但金融危機絕對不可能成為觸發全面危機的導火索。

人們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想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當年國民黨政權垮臺過程的記憶之影響。當時國民黨的金融政策失敗,導致惡性通脹,成為國民黨政權土崩瓦解一個重要的催化劑。人們不應忘記的是,當時的大背景是共產黨的武裝力量已在抗戰中發展壯大,如果沒有這個背景,那一場惡性通脹根本不可能把蔣介石趕出大陸。而眼下的中共政權,根本不存在類似的挑戰。

那麼,中國的金融危機究竟會不會發生呢?我的一位朋友,是資深的財經人士。他認為如果溫家寶立即加速人民幣升值,同時實行加息,中國的金融市場很快就會風平浪靜。問題是溫家寶不一定會這樣做,一是因為他不懂金融,二是他怕對中國外匯儲備的大幅貶值負政治責任。果真如此,中國輸入型通脹和資產泡沫將難以控制,奧運前後就可能成為金融危機爆發之時。

我的看法是,中國的金融危機更可能以一種慢性病的方式發展。周小川最近非常明確地表示“小病不斷才不容易生大病”。周小川的意圖很明顯,那就是化大危機為小危機,這樣就會減小中共政權的風險。

化大危機為小危機,不等於沒有金融危機,更不等於不需要人為金融危機買單。這正是葉檀的評論所關注的問題。葉檀知道,到頭來,中國的納稅人將很可能再次為挽救政府的銀行而買單。她的評論表達了中國白領階層的憤怒和無奈。

中國的白領階層不願再次為政府銀行危機買單,但除了忍氣吞聲,他們還能有別的選擇嗎?他們心中一定明白,與中國億萬農民工和他們在農村的家人相比,中國白領的處境無論如何都要強百倍。說到底,中國的農民才是金融危機最終的買單者。他們為中國慢性的金融危機付出的是他們最寶貴的東西:他們的血汗、健康、生命和子孫的未來。

──轉自《自由亞洲電臺》(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梁京:十七大與中國政治發展
梁京:中國究竟向世界輸出什麼?
梁京:反壟斷法為什麼遭到“誤讀”
梁京:為什麼週期率的幽靈還在中國徘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